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处拘役并处罚金。取保候审仅仅是变更了强制措施,最终刑罚结果是由法院确定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应...
是指因饮酒,而完全丧失或者部分丧失个人意志,在这种状态下驾驶机动车的行为。那么,醉驾取保候审多久判刑?下面为你介绍。首先,车辆驾驶人血液中的...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醉驾被取保候审了.一般在四个月内宣判。 《关于办理醉酒驾驶机动车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血液酒精含量达到80毫克/100毫升以上的,属于醉酒驾驶机动车,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第一款的规定,以危险驾驶罪定罪处罚。前款规定的“道路”“机动车”,适用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有关规定。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四条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二个月。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可以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延长一个月。 在检察院审查起诉、在法院审判一般各为一个月时间。
在取保候审时,公安机关会收集材料,然后等到法院开庭判刑后,醉驾处拘役,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 (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取保候审最多12个月。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发现不应追究刑事责任、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57人已浏览
145人已浏览
161人已浏览
22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