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骗社保数额较大,主动退还,而且具有法定情形,可以不起诉或者免于刑事处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被诈骗后,公安局是否立案,需要由领导审核,如果涉及跨省、被骗人数多、被骗数额大,还需要进一步上报; 2、你可以向受理案件的派出所索要受案回执、不断地向派出所跟进案件进展; 3、如果派出所决定立案,会给你立案通知书或者受理通知书,这样,就说明立案了; 4、派出所立案之后,你可以向派出所跟进案件进展,派出所侦查终结后,会向检察院审查起诉,检察院审查后,会向法院提起公诉; 5、法院在判决时,会考虑把你的被骗金额写入判决书中,要求诈骗者退赔退赃。
对于诈骗根据犯罪情节的轻重来决定是否可以取保候审,如果涉案金额较小,社会危害较小,则可能可以申请取保候审,具体需要依据《刑事诉讼法》65条。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骗取社保资金的,属于诈骗罪。诈骗罪的立案标准各省市不同,在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如果达不到诈骗罪立案标准的,可以按治安案件处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解释: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骗取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社会保险金或者其他社会保障待遇的,属于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诈骗公私财物的行为。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05人已浏览
226人已浏览
2,932人已浏览
26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