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犯罪嫌疑人在看守所被羁押后不一定是会判刑的,看具体情况来判定: 其一、法院在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情况下,会对犯罪嫌疑人依法判处相应...
1、不一定会判刑。如果侦查机关认为犯罪嫌疑人不构成犯罪或者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则可以决定撤销案件。移送公诉机关审查起诉后,公诉机关认为不构成...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羁押不是判刑,羁押是一种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状态。 2、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二个月。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可以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延长一个月。 3、因为特殊原因,在较长时间内不宜交付审判的特别重大复杂的案件,由最高人民检察院报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延期审理。 4、在侦查期间,发现犯罪嫌疑人另有重要罪行的,自发现之日起依照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条的规定重新计算侦查羁押期限。
犯罪嫌疑人在拘留所被拘留后不一定会被判刑。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 第一,法院在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情况下,将依法对犯罪嫌疑人进行相应的处罚。 第二,在拘留期间,侦查机关发现犯罪嫌疑人不构成犯罪,或者不应追究刑事责任,应当立即释放。 即使案件到了法院审判阶段,如果法院认为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也应当作出无罪判决。
如果满足缓刑条件的,羁押7个多月能判缓刑 同一犯罪中,优先考虑适用缓刑的情形: (1)过失犯罪相对于故意犯罪要优先考虑。 (2)少年犯相对于成年人犯罪要优先考虑。 (3)轻微性质的犯罪相对于严重性质的犯罪优先考虑。 (4)从犯、胁从犯相对于主犯优先考虑。 (5)中止犯、预备犯、未遂犯相对于既遂犯要优先考虑。 (6)积极赔偿的相对于消极赔偿的要优先考虑。 (7)刑事诉讼一开始就认罪并始终认罪的相对于时供时翻的优先考虑。 (8)自首立功的相对于被迫认罪的要优先考虑。 (9)无前科的相对于有前科的要优先考虑。 (10)社会影响小的案件相对于社会影响大的要优先考虑。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12人已浏览
162人已浏览
129人已浏览
23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