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行政处罚案件名称规范: 一是制定案件名称运用及书写规则,统一案名确定标准。 二是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提高执法人员的法律素质。 三是加大行政处罚...
行政处罚案件名称是否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工商机关的依法行政水平。规范行政处罚案件名称,应注重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制定案件名称运用及书写...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行政处罚案件名称是否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工商机关的依法行政水平。规范行政处罚案件名称,应注重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制定案件名称运用及书写规则,统一案名确定标准。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涉及行政处罚权的法律、法规、规章等多达1000余部,如果没有统一的案件名称运用及书写标准,容易使执法人员无所适从,案件名称的准确性、规范性无从保证。笔者建议,应尽快出台切合工商执法实际、具有较强操作性的行政处罚案件名称指导规范,为执法人员提供统一的执行标准。二是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提高执法人员的法律素质。案件名称运用及书写中存在的不规范问题,在某种程度上表明执法人员的法律素质还有待提高。笔者建议,应当结合工商行政管理执法实践,通过集中学习、分批轮训、案例点评、理论研讨等方式,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努力提高执法人员的整体素质。三是加大行政处罚文书监督检查力度。在案件办理过程中,要通过法制员对案件的核审,及时纠正案件文书中出现的问题。要强化外部监督,把案件名称运用及书写是否规范纳入行政处罚文书检查范围,适时开展行政处罚文书检查评比、点评交流等活动,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的办案水平。注:行政处罚是指行政主体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对违反行政法规范,尚未构成犯罪的相对人给予行政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行政处罚特征是:实施行政处罚的主体是作为行政主体的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行政处罚的对象是实施了违反行政法律规范行为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行政处罚的性质是一种以惩戒违法为目的、具有制裁性的具体行政行为。公民在面对行政机关的处罚决定的时候,不仅应该理性谨慎地的对待处罚内容,也应该在程序方面多作了解和关注,如果案件名称都做不到规范的要求,就有可能会直接影响到是实质的处罚内容。
作为类案件案由的构成要素和确定方法确定作为类案件案由的基本方法是划分案件的类别,以行政管理范围为“类”,以具体行政行为种类为“别”进行构造。案由的结构应当具备以下两个要素: 1.行政管理范围。行政管理范围是指行政主体代表国家管理行政事务的领域。以行政管理范围作为行政案件案由的第一个要素,将行政案件初步分为“公安”、“工商”、“税务”等行政纠纷,从类上区别开来。 一般情况下,以行政管理范围作为案由的第一构成要素,分类后无需再作分解,如海关、计划生育、税务等,直接以“海关”、“计划生育”、“税务”作为案由第一构成要素;对个别行政管理范围比较宽泛的领域,如公安行政管理,可细分为治安管理、消防管理等,可以细化、分解后的具体管理范围,将“治安”、“消防”等作为第一构成要素用语。是否分解,应当结合案件实际,以表述简洁、清楚为原则。 2.具体行政行为种类。以具体行政行为的种类或性质,如“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确认”等,作为案由的第二个构成要素。具体行政行为的表现形式,如行政处罚中的罚款、拘留等,不以构成要素出现,而均以“行政处罚”代之。 综合上述两个要素,行政作为类案件案由的结构为:管理范围+具体行政行为种类。以诉公安机关所作的行政拘留处罚为例,案由应确定为:“治安行政处罚”。“治安”为公安行政管理范围之下具体的治安管理:“行政处罚”则是具体行政行为的种类,不用具体的处罚形式“拘留”进行表述。以海关作出没收走私物品的行为为例,其案由应确定为“海关行政处罚”。海关管理范围相对窄一些,无需再作分解,可直接以“海关”作为第一构成要素。
行为罚又称能力罚,是指行政主体限制或剥夺违法行为人特定的行为能力的制裁形式。它是仅次于人身罚的一种较为严厉的行政处罚措施。 1.责令停产、停业。这是行政主体对从事生产经营者所实施的违法行为而给予的行政处罚措施。它直接剥夺生产经营者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权利。只适用于违法行为严重的行政相对方。 2.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和营业执照。这是指行政主体依法收回或暂时扣留违法者已经获得的从事某种活动的权利或资格的证书。目的在于取消或暂时中止被处罚人的一定资格、剥夺或限制某种特许的权利。财产罚是指行政主体依法对违法行为人给予的剥夺财产权的处罚形式。它是运用最广泛的一种行政处罚。罚款。指行政主体强制违法者承担一定金钱给付义务,要求违法者在一定期限内交纳一定数量货币的处罚。没收财物(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等)。是指行政主体依法将违法行为人的部分或全部违法所得、非法财物包括违禁品或实施违法行为的工具收归国有的处罚方式。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69人已浏览
352人已浏览
2,041人已浏览
70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