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1,如果是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子女,没有赡养能力,在分配遗产时仍然有继承的权利,而且对其在遗产分配是应该予以照顾2.如果是有扶养能...
没办法照顾父母,子女赡养老人继承权吗的回答,若为独生子女,则仍合法具有继承权;但若子女为多人,则有赡养能力但未尽赡养义务的子女,在分割遗产时...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没有统一规定的假期,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只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保障赡养人探亲休假的权利。各地规定的假期不同,比如在四川,老年人患病住院期间不能自理的,其子女所在用人单位应当给予独生子女每年累计不超过十五日的护理照料时间,给予非独生子女每年累计不超过七日的护理照料时间。
核心提示:只要是和继父母一起生活,且有生活,教育方面费用的支出就可认为继子女与继父母之间存在一定得扶养关系,则继子女就应对继父母的财产有一定得继承权。 随着离婚率的不断攀升,父母带着孩子各自组成再婚家庭也是很常见了,所以表现在法律层面的父子、母子关系也是打破传统。因此,常常遇到别人问我:继子女对继父母的财产是否有继承的权利?继子女继承继父母的财产的份额是多少,是否享有与继父母的亲生子女同等的份额?下面我们就来一一探讨这两个问题。 调整继子女与继父母关系的法律规定有:我国《继承法》第 10条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为配偶、子女、父母,并明确《继承法》所说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事政策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 37条规定,继父、继母与继子女之间,已形成抚养关系的,互有继承权。《婚姻法》第二十七条也有规定:继父或继母和受其抚养教育的继子女间的权利和义务,适用本法对父母子女关系的有关规定。 而继父母子女关系的形成不同与其他父母与子女关系,它是由于父或母再婚。然而根据我国法律,仅仅凭借生父母再婚这一事实,并不必然在继父母与继子女之间产生法律上父母子女之间的权利义务。只有在继父母将继子女收养为养子女,他们之间才具有法律拟制直系血亲关系;或者继父母与继子女之间形成了扶养关系,他们之间才能适用《婚姻法》上的父母子女关系。 何为扶养关系?法律意义上的扶养,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扶养泛指特定亲属之间根据法律的明确规定而存在的经济上相互供养、生活上相互辅助照顾的权利义务关系,囊括了长辈亲属对晚辈亲属的“抚养”,平辈亲属之间的“扶养”和晚辈亲属对长辈亲属的“赡养”三种具体形态。狭义的扶养则专指平辈亲属之间尤其是夫妻之间依法发生的经济供养和生活扶助的权利义务关系。继子女于继父母之间的抚养关系,显然是属于广义的抚养关系范畴。《继承法》司法解释第30条规定:对被继承人生活提供了主要经济来源,或在劳务等方面给予了主要扶助的,应当认定其尽了主要赡养义务或主要扶养义务。所以只要是和继父母一起生活,且有生活,教育方面费用的支出就可认为继子女与继父母之间存在一定得扶养关系,则继子女就应对继父母的财产有一定得继承权。 下面我们来谈谈,继子女与继父母之间的关系表现形式,本站首席律师冯娴英律师主要归纳有以下三种关系:名分型即未形成法律抚育关系、收养型和形成法律扶养关系的共同生活型。
子女生育,父母照顾没有带薪假。按劳动法规的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产假98天;难产的增加15天;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本人和亲人没有其它假期。对于合法生育的,计划生育法规规定,增加产假,男方可以享受一定时间的带薪陪护假,照顾其妻。父母对子女抚育下一代没有法定义务,法律不支持给予带薪假期照顾子女。国务院《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七条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应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可增加产假15天。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上海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三十一条符合法律规定结婚的公民,除享受国家规定的婚假外,增加婚假七天。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夫妻,女方除享受国家规定的产假外,还可以再享受生育假三十天,男方享受配偶陪产假十天。生育假享受产假同等待遇,配偶陪产假期间的工资,按照本人正常出勤应得的工资发给。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19人已浏览
285人已浏览
297人已浏览
37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