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民法典》第一百三十五条【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采用特定形...
按照立法宗旨和原则,在受扶养人没有继承人和没有遗赠扶养人的情况下,试分析该房屋应该归谁所有?在遗赠扶养人缺失的前提下的房屋的受益方应当做为遗...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十一条规定:公民可以与人签订扶养协议。一般情况下,遗赠扶养协议要采用书面形式,这样才好约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如果确实是以口头形式确定的遗赠,受遗赠人要有充足的证据证明口头遗赠的存在以及自己确实履行了扶养义务。因为继承法并未规定遗赠扶养协议用口头签订的无效,而我们办案依据的是实事求是的原则,对于因口头遗赠扶养协议产生纠纷的,人民法院应认真查清事实,实事求是地做出承认或否认口头遗嘱扶养协议有效或无效的判决。
可以。 1.遗赠人和扶养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2.当事人的意思表示真实、协商一致,协议条款完备,权利义务明确、具体、可行; 3.遗赠的财产属遗赠人所有,产权明确无争议;财产为特定的、不易灭失; 4.遗赠人的债权债务有明确的处理意见; 5.遗赠人有配偶并同居的,应以夫妻共同为一方签订协议; 6)扶养人有配偶的,必须征得配偶的同意; 7.担保人同意担保的意思表示及担保财产。 法律并未规定遗赠扶养协议必须为书面形式,因此,是可以口头订立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十一条规定:公民可以与人签订扶养协议。一般情况下,遗赠扶养协议要采用书面形式,这样才好约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如果确实是以口头形式确定的遗赠,受遗赠人要有充足的证据证明口头遗赠的存在以及自己确实履行了扶养义务。因为继承法并未规定遗赠扶养协议用口头签订的无效,而我们办案依据的是实事求是的原则,对于因口头遗赠扶养协议产生纠纷的,人民法院应认真查清事实,实事求是地做出承认或否认口头遗嘱扶养协议有效或无效的判决。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56人已浏览
161人已浏览
326人已浏览
13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