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如果伤害被绑架人致人重伤属于加重情节,依然只构成绑架罪。 《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条【绑架罪】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
如果伤害被绑架人致人重伤属于加重情节,依然只构成绑架罪。 《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条【绑架罪】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我国刑法没有绑架勒索罪,有绑架罪和敲诈勒索罪。二者的区别是:(1)犯罪侵害的对象不同。敲诈勒索罪实施威胁的对象和取得财物的对象是同一个;而绑架罪实施威胁绑架的对象和取得财物的对象是分别不同的人。(2)客观方面表现不同。敲诈勒索罪威胁的内容如系暴力,行为人声称是将来实施;而绑架暴力内容的威胁,则是当时、当场已经实施的。(3)敲诈勒索罪行为人并不掳走被害人予以隐藏控制,而绑架罪则要将被害人掳走加以隐藏、控制。另外,如果行为人以并不存在的绑架行为欺骗威吓某人不是当场交付财物的,既不应以敲诈勒索定罪,也不能以绑架定罪,而应以诈骗罪论处。如欺骗威吓某人当场交出财物,而威吓的内容是以暴力侵害人身为内容的,则应以抢劫罪论处,如威吓的内容是以揭露隐私等,则应以敲诈勒索罪论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39条的规定,绑架罪,是指以勒索财物或满足其他不法要求为目的,利用被绑架人的近亲属或其他人对被绑架人安危的忧虑,使用暴力、胁迫或者麻醉方法劫持或以实力控制他人的行为。其中,最主要的特征是绑架行为必须具有强制性,即使被绑架人失去人身自由。敲诈勒索罪,是指以不法所有为目的,对他人实行威胁、索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本罪基本结构是:行为人以不法所有的目的对他人实行威胁使对方产生恐惧心理,对方基于恐惧心理做出处分财产的决定,最后行为人取得财产。因此,高某的行为并没有实施直接的绑架行为,行为人并未实际控制被绑架人,被绑架人也未失去人身自由。故高某的行为只能定性为敲诈勒索罪,且其所实施的行为与一般的敲诈勒索罪有所不同,同时触犯了刑法诈骗罪的规定,但属于想象竞合,应从一重处罚。
一、犯罪侵权对象不同。敲诈勒索罪的威胁对象与获得财产的对象相同;绑架罪的威胁绑架对象和获得财产的对象是不同的人。2、不同的客观表现。敲诈勒索罪威胁的内容如暴力,行为人声称将来实施;绑架暴力内容的威胁是当时当场实施的。三、行为不同。敲诈勒索罪行为人不会带走被害人进行隐藏控制,而绑架罪则会带走被害人进行隐藏控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九条。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34人已浏览
251人已浏览
173人已浏览
2,10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