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犯罪预备行为是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犯罪预备形态则是犯罪行为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停留在预备阶段的停止形态。我国刑法理论一般认...
刑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构成犯罪预备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犯罪分子主观上具有某种犯罪目的; (2...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需要。犯罪预备尽管没有着手实施犯罪,但是犯罪人为了犯罪的顺利进行而做了相应的准备,具有社会危害性,因此应当负刑事责任。根据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看具体情况处理。相关处罚可以可以依据我国《刑法》第22条规定,“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犯罪预备,指的是为了实行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但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实行犯罪的特殊形态。符合犯罪预备应满足四个条件:主观方面、客观行为、未能着手、未着手因为意志外的原因。
犯罪预备是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 犯罪预备中介于犯罪决意与着手实行犯罪之间的一个阶段。行为人在此阶段上,主观方面具有犯罪的直接故意,即明知其预备行为是为侵害某种客体制造条件,并希望以此保证犯罪的既遂;客观方面表现为为实施犯罪而准备工具、制造条件,既可以是作为的形式,也可以是不作为的形式。 对于预备犯,我国刑法规定,犯罪预备处罚的原则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97人已浏览
142人已浏览
98人已浏览
14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