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尊敬的求助人,您好,根据你向我咨询的问题,合同当事人签订合同后,双方可根据实际情形解除该合同。这包括双方在合同中约定解除合同的情形。如果双方...
1、合同签订后是可以解除的。 2、解除方式分别有: (1)双方协议一致后解除合同; (2)当事人在制定合同时就约定了解除条件,解除条件成就时...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显然是不可以的,但我们在特定情况下是具有解除权的,我们常说的合同解除其实有三类: 一是协议解除,是指在合同成立后,未履行或未完全履行前,当事人协议解除合同,使合同效力消灭; 二是约定解除,是指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解除权成立的条件,在合同履行完毕之前约定解除权条件成就的,由解除权人通过行使解除权使合同消灭的一种合同解除方式; 三是法定解除,指在合同成立之后,没有履行或履行完毕以前,当事人一方通过行使法定解除权而使合同消灭的行为。 《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二条规定,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解除合同的事由发生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另一方有权解除合同。 解除权人可以请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赔偿责任。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造成对方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是,不得超过违约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约可能造成的损失。
可以解除合同,但是如果没有正当理由的话,需要按合同约定支付违约金。一般情况下如果出租人不提供租赁物,或者不能实现租赁目的的,以及政策影响,意外事件等不可抗力的,承租人可以解除,并不用支付违约金。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16人已浏览
415人已浏览
170人已浏览
24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