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不会判刑。按相关法律规定,由于未满十四周岁,对故意杀人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如果有造成民事诉讼的,需要对民事部分承担相关的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
在能够构成故意杀人罪犯罪主体的未成年中,又将其分为了已满16周岁与未满16周岁,但不管是属于哪种年龄段的未成年人,如果是涉嫌故意杀人罪的话同...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属于侵犯公民人身民主权利罪的一种,也是中国刑法中性质最恶劣的犯罪之一。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或者十年以上;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由于未成年人身份比较特殊,法律对未成年人的故意杀人行为也有特别规定。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故意杀人的,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但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盗窃、诈骗、抢夺他人财物,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当场使用暴力,故意杀人的,也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对于未成年人故意杀人不会判死刑。《》第49条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在我国,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对于未成年人故意杀人行为,刑法对不同年龄段未成年人作出了不同的规定,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惩罚为辅、教育为主的原则。 一、对未满14周岁的不承担刑事责任。 二、对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三、对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需承担完全刑事责任,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刑法》第十七条第三款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虽然犯故意杀人罪,但未满18周岁,肯定不适用死刑.并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惩罚为辅、教育为主的原则。
在我国,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对于未成年人故意杀人行为,刑法对不同年龄段未成年人作出了不同的规定,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惩罚为辅、教育为主的原则。 一、对未满14周岁的不承担刑事责任。 二、对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三、对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需承担完全刑事责任,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刑法》第十七条第三款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虽然犯故意杀人罪,但未满18周岁,肯定不适用死刑.并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惩罚为辅、教育为主的原则。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34人已浏览
544人已浏览
235人已浏览
11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