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偷税漏税罪这是一个俗称的罪名,应该讲我国现行刑法没有规定此罪名。偷税漏税判几年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零一条规定了偷税罪,第二百零三条规定了逃...
刑法规定,犯偷税罪,偷税金额占应纳税额的10%%以上不满30%逃税金额在1万元以上或者税务机关给予两次行政处罚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偷税罪是指纳税人通过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收入,经税务机关通知拒绝申报或者虚假申报的纳税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偷税情节严重的行为。现在漏税很少了,税务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按偷税处理。《刑法》,犯偷税罪,偷税金额占应纳税额的10%以上不满30%而且偷税金额在1万元以上不到10万元,或者因偷税被税务机关给予两次行政处罚和偷税金的,处以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以1倍以上5倍以下的偷税金;偷税金占应纳税额的30%超过10万元的,处以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以1倍以上5倍以下罚款。公司犯偷税罪的,对公司处以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按自然人犯偷税罪处以罚款。
偷漏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就达到逃税罪的量刑标准。 根据《刑法》第二百零一条: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对多次实施前两款行为,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数额计算。 有第一款行为,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是,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中国刑事辩护网提供 扩展资料 案例:机械公司逃税近百万法人代表被判刑二年 日前,江苏省宜兴市人民法院依法审理了一起逃税案件,某机械有限公司因犯逃税罪被判处罚金人民币二十万元,其法定代表人许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十万元。 2009年5月,被告人许某与他人共同出资开办了一家机械有限公司,由许某任法定代表人,负责公司经营管理。2010年1月,公司为生产经营有偿取得了十万多平方米国有建设用地的土地使用权,依法应每年缴纳土地使用税四十余万元。
一、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在五万元以上并且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百分之十以上,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不补缴应纳税款、不缴纳滞纳金或者不接受行政处罚的会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刑法》第二百零三条规定:纳税人欠缴应纳税款,采取转移或者隐匿财产的手段,致使税务机关无法追缴欠缴的税款,数额在一万元以上不满十万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欠缴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欠缴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67人已浏览
279人已浏览
193人已浏览
25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