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十章专门规定了涉外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的有关规定,主要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国人发生的道路交通事故。除按照本规定...
涉事交通事故车辆扣押到检验报告、鉴定意见确定之日,因扣留车辆发生的费用由作出决定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承担,经通知当事人三十日后不领取的车辆...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涉外交通事故是指,境外来华人员、车辆在我国境内发生的交通事故。涉外交通事故的处理除了要遵守不涉外交通事故处理的程序,还应当按照办理涉外案件的有关法规规定执行。具体有以下特殊要求:(1)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理境外来华人员、车辆发生的交通事故,应当将我国法律、法规规定的当事人在处理交通事故中的权利和义务告知当事人。(2)境外临时来华人员发生交通事故并承担全部责任或者主要责任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告知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权利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采服诉前保全措施的请求。(3)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发生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在检验、鉴定后立即发还;其不同意检验、鉴定的。 市交管局事故处副处长梅冰松透露,随着近几年到京外国人的逐年增加,涉外交通事故也比往年有所上升。以往,外国人在京发生了交通事故,无论大小,都需要由事故处外事科进行处理。目前,那些没有争议以及案情不复杂的小事故,也开始由一般事故处理民警或者值勤交警按照简易事故处理程序进行处理。但是,涉及外国人伤亡的交通事故还必须由事故处外事科进行处理。今后,将在奥运场馆周边、运动员驻地及旅游区等外国人比较集中的地方成立涉外事故处理小组,专门处理外国人的交通事故。各个事故小组将在市交管局事故处设立的奥运事故中心小组指导下工作。 那么,如果普通市民和外国人发生了交通事故该怎样处理?梅冰松告诉记者,如果市民和外国人发生交通事故,和普通交通事故一样,当事人也可以自行协商解决。如果对事故有争议,市民可以拨打122报警,交管局会派民警赶赴现场,如果情况允许,可以按照快速处理办法或者简易事故处理程序处理事故。如果涉及伤亡,则由民警勘察完事故现场后,上报到市交管局事故处外事科进行处理。
的认定程序:(一)交通事故的办理程序向112指挥中心报警,112指挥中心接警后,通知值班民警→抢救伤者,保护现场,初步了解案情→是否道路交通事故→立案、现场勘查、调查取证→作出事故认定,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追究刑事责任→宣布责任认定,并告知当事人申请调解或向法院起诉的权利→是否共同申请调解→组织调解→调解达成协议,制作《损害赔偿调解书》→根据违法事实作出处罚。(二)处理交通事故需要提交的资料(1)持交通事故当事人、、、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单及有效期限内的商业保险单据。(2)开具工资证明、证明、诊断证明、药费单据、车物损失证明。(3)亡人事故,在公安交通部门领取死亡尸体处理通知书后,提供死亡注销证明(由派出所出具);死者家庭成员户籍证明(由所在地派出所出具)。(三)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作出交通事故认定书的时限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经过勘验、检查现场的交通事故应当自勘查现场之日起十日内制作书。的,在查获交通肇事逃逸人和车辆后十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对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应当在检验、鉴定或者重新检验、鉴定结果确定后五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
明确以挂靠形式从事道路运输经营活动的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时,挂靠人和被挂靠人承担连带责任。实践当中,挂靠营运的情况比较普遍,因此,此条规定将会给很多被挂靠企业带来相当大的法律风险。本条的适用有两个条件:一是只适用于挂靠情形,其它导致实际经营人和名义经营人不一致的情形不适用本条规定;二是并不适用所有的挂靠情形,只适用于对道路运输经营权的挂靠。即车主经运输企业同意,以运输企业名义从事道路运输经营活动,其中车主为挂靠人,运输企业为被挂靠人。挂靠人和被挂靠人对损害承担连带责任。诉讼中,受害人为查明事实、明确责任,最好将挂靠人和被挂靠人作为共同被告一直起诉为佳。 相关法律规定 我国关于挂靠经营的具体规定,先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法发(1992)22号〕,其中第43条规定:个体工商户、个人合伙或私营企业挂靠集体企业并以集体企业的名义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在诉讼中,该个体工商户、个人合伙或私营企业与其挂靠的集体企业为共同诉讼人。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的解释》〔法释(2015)5号〕第54条规定:以挂靠形式从事民事活动,当事人请求由挂靠人和被挂靠人依法承担民事责任的,该挂靠人和被挂靠人为共同诉讼人。上述规定尽管确定了多种的共同诉讼人,但并不能确定挂靠经营的实体法律关系。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45人已浏览
136人已浏览
203人已浏览
15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