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证据规定》第三十三条第三款规定的举证期限是指在适用一审普通程序审理民事案件时,人民法院指定当事人提供证据证明其主张的基础事实的期限,该期限...
民事案件的举证期限是有明确法律规定的,简易程序一般应当保证举证期限15天,普通程序为一个月。对于举证期限的延长次数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但是一...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当事人在规定的举证期限内有困难(如行动不便,地区偏远,交通不便等),可向法院提出申请,申请延期举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三十六规定:“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提交证据材料确有困难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内向人民法院申请延期举证,经人民法院准许,可以适当延长举证期限。当事人在延长的举证期限内提交证据材料仍有困难的,可以再次提出延期申请,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
开庭后还可以提交新的证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五十一条举证期限可以由当事人协商,并经人民法院准许。人民法院指定举证期限的,适用第一审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不得少于十五日,当事人提供新的证据的第二审案件不得少于十日。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不得超过十五日,小额诉讼案件的举证期限一般不得超过七日。举证期限届满后,当事人提供反驳证据或者对已经提供的证据的来源、形式等方面的瑕疵进行补正的,人民法院可以酌情再次确定举证期限,该期限不受前款规定的期间限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五十九条人民法院对逾期提供证据的当事人处以罚款的,可以结合当事人逾期提供证据的主观过错程度、导致诉讼迟延的情况、诉讼标的金额等因素,确定罚款数额。
据《民事诉讼法》第132条,重新鉴定:(1)必须到庭的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有正当理由没有到庭的,由他们决定是否延期开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延期开庭审理,调取新的证据,递交到法院负责审理案件的民事庭法官;(2)当事人临时提出回避申请的;(3)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4)其他应当延期的情形,或者需要补充调查的、勘验,你需要做的就是写一份延期开庭申请书。如果你的私人原因合理合法,可以纳入第(4)点作为延期开庭的理由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90人已浏览
330人已浏览
132人已浏览
26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