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精神损失费要综合各种因素,伤害程度,当地的物价水平等等。最终由法院酌情考虑。(一)侵权人的过错程度,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二)侵害的手段、场...
交通事故精神赔偿,具体的标准参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条规定,精神损害的赔偿数额根据以下因素确定...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人身损害赔偿解释》则规定以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标准我国对死者家属的精神损害赔偿有规定,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规定, 自然人死亡后,其近亲属因下列侵权行为遭受精神痛苦,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一)以侮辱、诽谤、贬损、丑化或者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死者姓名、肖像、名誉、荣誉;(二)非法披露、利用死者隐私,或者以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死者隐私;(三)非法利用、损害遗体、遗骨,或者以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遗体、遗骨。
交通事故中存在人身伤亡的,受害人一方可主张精神损害赔偿,精神损失费的数额由下列因素确定: 1、侵权人的过错程度; 2、侵权的手段; 3、造成的后果; 4、侵权人的经济状况; 5、当地的生活水平。
交通事故精神损害赔偿金的赔偿金额根据以下因素确定:(一)侵权人的过错程度,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2)侵权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三)侵权行为的后果;(4)侵权人的利润;(五)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六)被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受害人对损害事实和结果有过错的,可以根据过错程度减轻或者免除侵权人的精神损害赔偿责任。以浙江省为例,根据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第一人民法院关于印发《关于人身损害赔偿费用项目有关问题的解答》第十五条关于如何确定精神损害赔偿金额的解答,精神损害赔偿金额应当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条确定。根据我省的审判实践,一般限于5万元。如侵权情节特别恶劣,被侵权人的损害程度特别严重或社会影响特别大,可适当增加赔偿金额,但原则上不超过10万元。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73人已浏览
240人已浏览
207人已浏览
16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