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交通事故诉讼所需的材料包括: 1. 民事起诉状,人民法院和每位被告各一份; 2. 交通事故证据材料,包括以下内容: 1. 医疗机构...
交通事故诉讼所需的材料包括: 1. 民事起诉状,人民法院和每位被告各一份; 2. 交通事故证据材料,包括以下内容: 1. 医疗机构...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庭递交诉状,由法院进行立案审查。符合立案条件后,法院将通知当事人7日内交诉讼费。当事人交纳诉讼费后,法院将予以立案。若不符合立案条件,法院将裁定不予受理或驳回起诉。当事人对裁定不服,可在10日内向上级法院提出上诉。 2、法院在立案审查后,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送达给当事人。当事人15日内进行答辩。若当事人不服法院的裁定,可于10日内向上级法院提出上诉。 3、在开庭审理前,法院将进行证据交换。开庭时,法院将核对当事人身份,宣布合议庭成员,告知当事人权利义务。法庭调查阶段,当事人将陈述案件事实并举证质证。若当事人申请回避,法院将进行询问。证人作证时,法院将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并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此外,法院将审理双方当事人就证据材料发表的意见,并进行法庭辩论。 4、在法庭主持下,双方当事人可达成调解协议。法院将制作调解书,双方当事人签收后生效。当事人履行调解书内容或申请执行。若当事人不服一审判决或裁定,可在法定期限内向一审法院或上级法院提出上诉。二审法院将审查一审法院移送的上诉材料及卷宗,符合条件的将予以立案。证据交换后,二审法院将直接进行裁决。 5、若二审法院维持原判,当事人将自动履行裁判文书确定的义务或向二审法院申请执行。若当事人不服二审法院的判决,可在15日内向上级法院提出再审申请。二审法院将审查一审法院的判决是否符合法定程序,符合条件的将予以立案。
1. 企业法人、个人合伙和个体工商户的资格证明包括营业执照原件(如有复制件,需与原件核对并注明后退还原件),以及开户银行和账户。在起诉状中,原被告名称应与营业执照、合同章相符合。如果被告主体已变更、合并或关闭,需加以说明,并提供被告现在的准确所在地。 2. 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或委托代理人的身份证明以及授权委托书必须明确代理事项和代理权限。 3. 合同及与合同相关的文件、电报、信函(包括信封)、图表变更、补充合同的协议、合同及其附件,以及合同签订地及其证明材料,应提供原件。如有复制件,需经核对。 4. 送货、提货、托运、运输、验收和发票等凭证也是必要的文件。
第一阶段: 首先,向法院提交离婚诉讼,收集相关资料,法院立案。离婚案件起诉是指婚姻关系的一方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出解除与对方婚姻关系的请求。起诉方为原告,被诉方为被告。诉讼开始后,原告和被告依法享有诉讼权利,承担诉讼义务。 依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民事案件的起诉必须满足四个条件。离婚案件也属于民事案件,因此起诉必须符合民事诉讼法的条件,并具有其独特之处: 1. 原告必须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个人; 2. 有明确的被告; 3. 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4. 属于受诉人民法院管辖。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离婚诉讼适用一般地域管辖。即要求离婚的一方,必须向被告户籍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诉,被告户籍所在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则向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起诉。 只有满足以上四个条件的离婚案件,人民法院才能受理。 在离婚案件起诉时,原告应向人民法院提交诉状和副本。诉状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原告、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籍贯、工作单位及现住址; 2. 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和理由; 3. 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址。 人民法院决定受理案件后,诉讼离婚程序随即开始。 第二阶段: 1. 人民法院决定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原告的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并告知被告作出书面答辩; 2. 被告自收到人民法院送达的起诉书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内作出书面答辩。被告在十五日内不提出答辩,人民法院照常审理案件并作出判决。如果被告确因非个人意志的原因在十五日内不能作出答辩,可以据实向人民法院申请,请求延期,人民法院院长可以作出延期的决定。 第三阶段: 1. 法庭调查; 2. 法庭辩论; 3. 法官主持调解; 4. 调解无效、判决。 离婚诉讼结束,但如果不服法庭判决(调解),可以在收到判决书(调解书)之日起十五日(十日)内向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逾期不提起上诉,判决(调解)书生效。对生效的离婚判决(调解)不服的,按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不能申请再审,只能就有关的财产分割和子女抚育问题申请再审。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6人已浏览
30人已浏览
376人已浏览
38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