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不当得利指没有合法根据,或事后丧失了合法根据而被确认为是因致他人遭受损失而获得的利益。如售货时多收货款,拾得遗失物据为己有等。 取得利益的人...
不当得利指没有合法根据,或事后丧失了合法根据而被确认为是因致他人遭受损失而获得的利益。如售货时多收货款,拾得遗失物据为己有等。取得利益的人称...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设立不当得利债务的条件:1。一方受益;2、另一方受损;3、一方受益与另一方受益之间存在因果关系;4、受益人获得利益没有合法依据。《民法典》第九百八十五条规定,得利人没有法律依据取得不当利益的,受损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取得的利益,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履行道德义务的支付;(二)债务到期前的清偿;(三)知道没有支付义务的债务清偿。第九百八十六条规定,得利人不知道且不应当知道取得的利益没有法律依据,取得的利益不再存在的,不承担返还该利益的义务。
不当得利指没有合法根据,或事后丧失了合法根据而被确认为是因致他人遭受损失而获得的利益。如售货时多收货款,拾得遗失物据为己有等。取得利益的人称受益人,遭受损害的人称受害人。不当得利的取得,不是由于受益人针对受害人而为的违法行为而是由于受害人或第三人的疏忽、误解或过错所造成的。受益人与受害人之间因此形成债的关系,受益人为债务人,受害人为债权人。
可变更可撤销合同未被依法撤销之前属有效合同,据此取得财产的不属于不当得利,一方当事人依据不当得利制度要求对方还反财产的法院不应支持;当事人行使撤销权的应当自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向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请求予以撤销,当事人误以为该纠纷属于刑事案件在一年内向公安机关报案而未向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请求予以撤销的,因当事人请求行使权利的部门错误,并不引起一年除斥期间的中止、中断和延长。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10人已浏览
1,674人已浏览
690人已浏览
28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