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行政处罚法》及其相关行政法律都没有明确要求陈述和申辩书的格式。法律只对行政机关的执法程序进行规定,对行政相对人以何种形式履行自己的权利不作...
故意伤害要求轻伤以上,达到轻伤以上的,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积极赔偿并取得受害人谅解的,在法院宣判时可以酌予减轻处罚。...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取保候审的申请。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出取保候审的申请。犯罪嫌疑人被逮捕的,其聘请的律师可以为其申请取保候审。申请取保候审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2、取保候审的决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接到取保候审的申请书后,应当在7天之内作出是否同意的答复。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的,应当报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检察院检察长或者人民法院院长批准,并签发《取保候审决定书》和《执行取保候审通知书》,并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交纳保证金。对不符合取保候审法定条件的,不同意取保候审。不同意取保候审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并说明不同意的理由。除此之外,司法机关根据案情的需要,可以自行决定取保候审。 3、取保候审的执行。取保候审的执行机关为公安机关。公安机关在执行时,应当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宣读《取保候审决定书》,并令其签名或盖章,告知其在取保候审期间应当遵守的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没有违反第56条规定的,取保候审期间届满以后,负责执行的公安机关应将保证金退还给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并告知保证人解除担保。
《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规定,自首应当综合考虑自首的动机、时间、方式、犯罪的严重程度、如实供述犯罪的程度和悔过表现。对自首情节,应综合考虑投案的动机、时间、方式、如实供述罪行的程度以及悔表现等因素,确定从宽范围。(1)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未被司法机关发现,主动、直接自首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人%~50%;(2)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已经被司法机关发现,但犯罪嫌疑人未受讯问或者未采取强制措施的,主动直接投案构成自首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10%~40%;(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罪行,不同于司法机关已经掌握或者判决确定的罪行,自首可以减少基准刑的10%~30%;(4)不是被告人主动,而是被亲友劝说、陪同投案,或者被亲友送去投案,可以减少基准刑10%~30%;(5)犯罪尚未被司法机关发现,仅因形迹可疑,被有关组织或司法机关盘问、教育后,主动告知自己的犯罪构成自首,以及其他类型的自首,可减少基准刑的5%~10%;(6)犯罪较轻,有自首情节的,可以免除处罚。
累犯不能减轻处罚。依据我国《刑法》第六十五条的规定,如果认定犯罪分子为累犯的,是不能减轻刑事处罚的,除此之外,累犯还需要从重处罚,并且不适用缓刑。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第十一条规定,对于累犯,应当综合考虑前后罪的性质、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以后至再犯罪时间的长短以及前后罪罪行轻重等情况,增加基准刑的10%-40%,—般不少于3个月。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828人已浏览
102人已浏览
117人已浏览
11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