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在我国,缓刑,是指对于被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人,根据其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如果暂缓执行刑法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就规定一定的考验期...
如果造成轻伤以上,就构成故意伤害罪,要判刑的。按照下面的条款判处:《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缓刑与免除刑事处罚的区别就在于缓刑在一定时期内仍然保留执行原判刑罚的可能性,即在缓刑考验期内如果犯罪分子没有再犯新罪,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反之,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则应当撤销缓刑,并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我国刑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另外,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也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缓期是指判决刑罚但不实际执行。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只要没有犯新罪或者被发现判决前还有其他犯罪没有判决的,缓刑考验期满后,原判决将不再执行,缓刑考验期从判决生效之日计算。如果判3缓4,则判决生效后4年内,只要没有犯新罪或者发现之前有其他犯罪没判决的,4年后将不再执行原3年的刑期,但如果发现新罪或者之前犯罪没判决的,则撤销缓刑,收监执行。
造成轻伤以上的可以要求追究对方的刑事责任,同时还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刑事诉讼法第77条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37人已浏览
141人已浏览
198人已浏览
17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