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征地是一种政府行为,是政府的专有权力。 2、必须依法批准。 3、补偿性。要向被征用土地的所有者支付补偿费,造成劳动力剩余的必须予以安置。...
(一)强制性,土地征收是一种行政行为,在土地征收法律关系中,由有权的国家机关代表国家来行使,征地方与土地被征收的集体组织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在...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土地征用亦称“征用土地”,是指国家为了兴建厂矿、铁路、公路、港口、水利、国防工程等建设的需要,依法将集体所有的土地收归国家使用的一项措施”。我国土地管理法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对集体所有的土地实行征收或征用。”征收土地时,由用地单位向被征用单位支付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从此,被征用者即丧失了土地所有权,被征收土地属国家所有,用地单位只有使用权。土地征收的主要特征是:(1)具有强制性。(2)土地征收是土地所有权的转移,即由集体的土地转变为国有土地。(3)征用土地时用地单位必须按规定向被征用单位支付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妥善安置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国家建设征用土地,应当按规定的程序进行。一般来说,国家建设征用土地时,用地单位必须持国务院主管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准的设计任务书或其他有关批准文件,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审查批准后,由土地管理部门划拨土地。具体程序是:申请选址、协商征地及安置方案、核定用地面积以及划拨土地等四个步骤。
划拨土地使用权只适用于公益事业或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对此《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23条明确只有下列建设用地才可以适用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 (1)城市基础设施用地和公益事业用地; (2)国家重点扶持的能源、交通、水利等项目用地; (3)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用地。 从上述规定来看,在制度设计上,我国已经将划拨土地使用权定位在公益事业和国家重点工程建设上。
是土地使用者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法取得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土地的权利。土地使用权应当包括集体土地使用权和国有土地使用权。一、集体土地使用权主体一般是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未经合法程序,农民集体土地使用权不得转让、转让或出租给非农业建设;二:国有土地使用权是从国家土地所有权中分离出来的民事权利;国有土地使用权是相对独立的物权,属于用益物权;国有土地使用权受法律保护;其次,土地使用权有以下共同特征:1、具有衍生性;2、具有物权性质;3、通常具有明确的期限;4、不可移动性;5、个别性;6、数量有限。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60人已浏览
221人已浏览
221人已浏览
27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