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刑法第133条规定醉驾要判处拘役,拘役可以判缓刑。是否可能判处缓刑犯罪嫌疑人的悔罪表现,一般情况下醉驾者都会积极配合交警调查,悔罪表现积极,...
从量刑幅度来看,有宣告缓刑的可能,但是否适用,还要由法官根据具体案情裁定。一、《刑法》第七十二条【适用条件】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刑法第133条规定醉驾要判处拘役,拘役可以判缓刑。是否可能判处缓刑犯罪嫌疑人的悔罪表现,一般情况下醉驾者都会积极配合交警调查,悔罪表现积极,争取向缓刑上靠。因此醉驾缓刑的可能是比较的。但是如果犯罪嫌疑人(醉驾者)不积极配合侦查,甚至逃避侦查,无悔罪表现等就会判处拘役实刑。醉驾是判处拘役并处罚金,并且罚金的规定是无限额制即没有规定罚金的具体数额标准,根据司法解释罚金最低不少于1000元,具体数额依据案情决定。
根据国家人民法院、公安机关以及人民检察院依照相应的法定程序在当事人以及其他与该诉讼行为有关的参与人共同见证的情况的,抢劫罪加重犯判处死刑可能性大吗?这要看当事人相关的诉讼请求进行审理的程序就叫做刑事诉讼。抢劫罪判死刑是在伤害他人造成不可挽回的局面下才会判死刑,例如抢劫数额巨大,造成被抢劫人死亡等。也可以根据相关法律得出结论: 《刑法》明确规定 第二百六十三条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了公私财物的,需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而且处罚金。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且处罚金或者没收了财产: (一)入室抢劫的。 (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 (三)抢劫银行或其他的金融机构。 (四)多次抢劫或抢劫数额巨大。 (五)抢劫并致人重伤、死亡的。 (六)冒充了军警相关人员抢劫。 (七)持枪抢劫。 (八)抢劫军用物资或抢险、救灾、救济物资。
免于刑事处罚的依据为《刑法》第37条:“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于刑事处罚,但是可以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予以训诫或者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或者由主管部门予以行政处罚或者行政处分。免于刑事处罚不代表无罪,相反,是有罪的判决,只是不需要刑事处罚。因此属于刑事前科记载范畴。 《公务员法》第53条第7款:“贪污、行贿、受贿,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或者他人谋取私利;”第56条和第57条之相关规定。 综上,法院是否判决免于刑事处罚的可能性是存在的,法院在查明案件事实以及被告人悔罪的态度和积极退赃的行为等因素,综合考虑是否可以免于刑事处罚。公务员在免于刑事处罚后能否保留公职,就《公务员法》的规定看是很难的,但是也不是一律给予开除的行政处分,要考虑该单位更具体的规定以及被告人的业务素质、一贯表现和本次案件发生的社会影响等因素,综合判断是否采用开除的行政处分,或者采用撤职、降级、记大过或者记过等其他行政处分方式。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66人已浏览
370人已浏览
154人已浏览
29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