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符合条件的可以取保候审。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根据相关法律,对于公安机关取保候审如下公检法都决定是否取保候审。当然要符合法律规定。 适用取保候审的条件:(1)取保候审的情形:一)可能判处...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不是。案件在侦查阶段办理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批准。案子移交到检察机关,由检察院机关批准。同时,取保候审无论由哪个机关办理,其依据的法律规定是一样的。
取保候审属于刑事诉讼期间对犯罪嫌疑人的临时强制措施,期限不超过十二个月。在取保候审期间,不是坐火车的事,法律规定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擅自离开居住的县市。《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九条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二)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 (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五)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规定,已交纳保证金的,没收部分或者全部保证金,并且区别情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结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提出保证人,或者监视居住、予以逮捕。
不,在公安侦查阶段不能取保候审的,不必判处实刑。符合缓刑条件的,也可以判处缓刑。《刑法》第七十二条规定,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18岁以下的人、孕妇和75岁以上的人,应当宣告缓刑:(1)犯罪情节较轻;(2)悔改;(3)无再犯罪的危险;(4)宣布缓刑对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利影响。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25人已浏览
719人已浏览
254人已浏览
25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