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网络诈骗罪的法律规定是《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一第一项规定,利用信息网络设立用于实施诈骗、传授犯罪方法、制作或者销售违禁物品、管制物品等违法犯罪活动的网站、通讯群组,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网络诈骗是通过满足自身的利益,通过违反法律的手段,进行事实虚构或隐瞒事实真相,利用互联网平台来骗取较大数额公私财物的行为。如网络诈骗3000元及其以上者,则涉嫌诈骗罪,依法应当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属于从犯则比照主犯从轻处罚。所谓取保候审,即是法律规定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其主要适用的对象为未被逮捕或是逮捕后又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并且申请人必须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目的在于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并能保证随传随到。从客观的角度来说,当犯罪嫌疑人被羁押后,最想进行并耗费时间和精力的下一步行为即是进行取保候审。
网络诈骗具体来说,有以下构成要件: (一)客体要件 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有些犯罪活动,虽然也使用某些欺骗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经济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体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财产所有权。所以,不构成诈骗罪。 (二)客观要件 诈骗罪往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首先,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欺诈行为从形式上说包括两类,一是虚构事实,二是隐瞒真相;从实质上说是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的行为。 (三)主体要件 本诈骗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四)主观要件 诈骗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81人已浏览
140人已浏览
165人已浏览
12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