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农村五保供养制度的供养对象就是五保户。五保指的是:保吃、保穿、保医、保住、保葬(孤儿为保教)。因此,五保户包括农村没有劳动能力,没有生活经济...
农村五保供养资金不得低于上一年度农村居民人均净收入的60元%。《农村五保供养条例》(国务院令第456号)第十条规定,农村五保供养标准不得低于...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农村五保供养资金,在地方人民政府财政预算中安排。有农村集体经营等收入的地方,可以从农村集体经营等收入中安排资金,用于补助和改善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的生活。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将承包土地交由他人代耕的,其收益归该农村五保供养对象所有。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中央财政对财政困难地区的农村五保供养,在资金上给予适当补助。
我国农村对无劳动能力、生活无保障的成员实行的社会保险,即保吃、保穿、保烧(燃料)、保教(儿童和少年)、保葬五个方面,农村五保供养,是我国农村依照《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规定对丧失劳动能力和生活没有依靠的老、弱、孤、寡、残的农民实行保吃、保穿、保烧、保教、保葬的一种社会救助制度。 只有符合条件才能申请,并获得批准。
所谓五保,主要包括以下几项:保吃、保穿、保医、保住、保葬(孤儿为保教)。“五保户”常见于我国的农村地区,这种制度的设立体现了我国法律保护老人和儿童的一贯原则,是社会主义和人道主义的具体体现。 《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中的五保供养对象,主要包括村民中符合下列条件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 五保对象指农村中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扶养义务人或虽有法定赡养扶养义务人,但无赡养扶养能力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48人已浏览
704人已浏览
367人已浏览
32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