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我国法律对于合同滞纳金并没有规定,滞纳金一般不能由双方当事人自己协商决定,滞纳金是行政机构才能设立的。合同当事人之间只能约定违约金,违约金一...
1、法律对滞纳金的数额有具体规定。即对于行政处罚中的滞纳金,最高不超过行政处罚的本金数额。 2、对于民事合同的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最高不能超...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滞纳金具体数额,法律没有明确的规定。对于行政处罚中的滞纳金,最高不超过行政处罚的本金数额。但对于民事合同,没有滞纳金的规定,只有违约金。对于民事合同的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最高不能超过违约损失数额的30%,超过30%的,则为过分高于所遭受的损失,可以请求法院适当减少。
滞纳金的概念,滞纳金是一种强制性的行政处罚的手段,在合同中只有违约金的说法,合同违约金最高限额。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6条的规定,以调整到实际损失的130%为原则,以体现违约金的惩罚性。法律对于违约金的最高限度并没有明确的规定。
合同中通常没有滞纳金的说法。民事合同中所谓的滞纳金其实就是违约金,违约金一般由当事人自行在合同中约定,约定的违约金金额通常不能超过实际损失的30%,超过部分,法院不予支持。根据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330人已浏览
204人已浏览
356人已浏览
22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