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我国刑法第24条第二款的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法院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对于犯罪中止,对于受害人未受到伤害的,会酌情轻判。
的量刑在三年以上,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具体量刑根据案件情形由人民法院审理确定。
是犯罪未遂,因为他想的主观意识没有消失,只是因为客观原因的出现(抢劫人是邻居)而停止了犯罪,如果这一客观原因没有出现,那么抢劫行为将继续下去,而犯罪中止是因为犯罪人的主观意识而停止的,无论抢劫人是不是他的邻居他都不想抢劫了那就是犯罪中止.两者的区别在于是主观原因还是客观原因。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90人已浏览
271人已浏览
248人已浏览
16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