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982年2月国务院发布《村镇建房用地管理条例》之前农村居民建房占用的宅基地,超过当地政府规定的面积,在《村镇建房用地管理条例》施行后未经拆...
根据《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若干规定》的规定,宅基地使用权主要按照以下原则确定:1、1982年2月国务院发布《村住房用地管理条例》,农村居民...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在我国宅基地确权继承最新内容了解如下:在宅基地确权完成之后,地并不随房走并且子女继承宅基地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并不是所有的宅基地,子女都能继承父母的比如这3种情况下宅基地无法继承! 1、如果你没有和父母一起共同生活,属于不符合申请条件的情况,你不得申请继承父母的宅基地,因为这样会损害其他继承人员的利益 2、父母属于村里的集体成员,并且宅基地进行了确权,而你却是农转非的情况,这个时候你无法继承父母的宅基地 3、如果宅基地闲置在那里,并且上面的房屋也年久失修,无人管理宅基地主人的子女,也不得继承这类宅基地
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农民集体所有。
(1)政府主导原则:各县(区)人民政府主导,国土资源部门牵头,多部门统筹协调密切配合完成。 (2)稳步推进原则:试点先行,摸索经验、稳步全面加快推进。 (3)尊重历史和现实的原则:土地权利归属的确定,既要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和政策,又要充分考虑当前的实际状况。 (4)有利于生产生活和社会稳定的原则:在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基础上,化解矛盾,解决争议,对一时难以处理纠纷的宗地暂缓登记,暂不发证。 (5)依法登记的原则:严格依照《土地登记办法》规定的内容、程序和要求,依法办理登记。 (6)全部覆盖的原则:坚持全面覆盖的原则,不重不漏。 (7)免费原则:此次登记发证将有关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减轻农民负担,测绘、登记都不需农民花费任何费用。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04人已浏览
348人已浏览
6,665人已浏览
17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