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法律上起诉离婚程序是:提交起诉状和相关证据;法院决定是否受理该诉讼;法院对当事人进行调解;调解不成法庭审理;根据庭审情况判决。既然是通过起诉...
离婚起诉书应当有以下内容:原告与被告的基本身份信息;陈述婚姻状况、离婚理由和诉讼请求,诉讼请求应当写明自己的离婚态度,关女子女抚养以及共同财...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离婚起诉书应当具备下列内容: 一、要写明原告和被告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籍贯、工作单位和住址等。 二、如果有诉讼代理人,还应当写明诉讼代理人的姓名、职业、住址、工作单位、代理权的范围以及与原告之间的关系等。 三、主要是陈述婚姻状况、离婚理由以及诉讼请求。 (1)婚姻状况中应当写明何时结婚,在何地登记;怎样相识,是自由恋爱还是经人介绍,或是包办、买卖婚姻,是初婚还是再婚;婚后有无子女,子女的年龄及其他情况;现在是否分居,分居多长时间等。 (2)离婚的理由中应当写明。 (3)诉讼请求部分应当写明自己的离婚态度,离婚后对子女如何抚养、抚养费的承担,对家庭共同财产如何处置。 三、写明起诉时所送交人民法院的名称,原告人自己签名或盖章,起诉的时间。起诉状写完后,要求一式两份,送到法院即可。
第一阶段:首先向法院申请离婚诉讼,收集有关资料,法院立案。第二阶段:答辩阶段。1、人民法院决定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原告的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并告知被告作出书面答辩;2、被告自收到人民法院送达的起诉书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内作出书面答辩。被告在十五日内不提出答辩,人民法院照常审理案件并作出判决。如果被告确因非个人意志的原因在十五日内不能作出答辩,可以据实向人民法院申请,请求延期,人民法院院长可以作出延期的决定。第三阶段:开庭审理阶段。这一阶段进入离婚诉讼的实质性阶段,主要是审查证据,查明案情,分清是非,确认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它包括以下几个程序:1、法庭调查;2、法庭辩论;3、法官主持调解;4、调解无效、判决。离婚诉讼结束,但如果不服法庭判决(调解),可以在收到判决书(调解书)之日起十五日(十日)内向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逾期不提起上诉,判决(调解)书生效。对生效的离婚判决(调解)不服的,按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不能申请再审,只能就有关的财产分割和子女抚育问题申请再审如果被告故意不出庭参加审理,属于有意妨碍破坏法庭审理秩序的行为,可拘传强制到庭。
起诉离婚法律程序 (一)原告起诉 依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民事案件的起诉必须符合四个条件。离婚案件也属于民事案件,因此起诉也必须符合民事诉讼法的条件并具有自己的特色: ①原告必须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个人; ②有明确的被告; ③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④属于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1、原告递交起诉状 起诉应当向法院递交起诉状,起诉状包括正本一份,副本一份。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1)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 (2)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3)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证据主要包括: ①与被告的合法夫妻关系的结婚证或夫妻关系证明书。 ②夫妻共有财产的清单,如房产、股票、债券等。 ③其他支持自己诉讼请求的证据。 2、立案庭进行审查与立案 人民法院接受原告提交的文件、材料,会在7日内进行审查。经审查起诉符合法律规定、要求,法院作出受理决定并立案,反之则退回原告文件及材料,并告之不予受理的理由。 需要指出的是,《民事诉讼法》第111条第7项规定,判决不准离婚和调解和好的离婚案件,判决、调解维持收养关系的案析,没有新情况、新理由,原告在6个月内又起诉的,不予受理。但这一规定也存在例外情况,对判决不准离婚或调解和好的,有下列情形的,原告在六个月内可以起诉离婚: (1)被告患有精神病且无法治愈的; (2)被告因犯罪被判刑的; (3)被告与他人通奸或淫乱、卖淫的 特别提醒:这里“六个月”的起算日期应当自判决生效之日起算,而不是作出判决或裁定之日起算。因为在相应的判决、裁定没有生效之前,所谓的“判决离婚、申请撤诉、调解和好”的事实尚处于不确定之中,不能以这种不确定的事实作为计算“六个月”时段的起点。 (二)起诉离婚法律程序中被告答辩 法院决定立案之日起5日内会将原告的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并告知被告作出书面答辩。 1、答辩期限 被告应在自收到法院送达的起诉书副本之日起15日内作出书面答辩。被告在15日内不提出答辩,法院照常审理案件并作出判决。 如果被告确因非个人意志的原因在15日内不能作出答辩的,可以据实向人民法院申请,请求延期,法院院长可以作出延期的决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81人已浏览
118人已浏览
696人已浏览
18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