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如果要进行民事行为的,双方当事人最好签订一个书面合同,明确彼此的权利义务,这样能够防止纠纷的发生,同时合同可以作为一种证据证明法律关系的存在...
合同履行期限是指债务人履行合同义务和债权人接受履行行为的时间。作为合同的主要条款,合同的履行期限一般应当在合同中予以约定,当事人应当在该履行...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如果要进行民事行为的,双方当事人最好签订一个书面合同,明确彼此的权利义务,这样能够防止纠纷的发生,同时合同可以作为一种证据证明法律关系的存在。那么当合同标的约定不明确的时候是如何处理的呢? 如果标的物约定不明确,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在这种情况下,首先允许当事人通过协议进行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的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来确定如果仍然不能确定的,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履行没有国家、行业标准的,按照通常标准或者符合合同目的的特定标准履行。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此处规定的“合同目的”,应理解为买方明示或默示地告知卖方的目的,而不是卖方不知的买方的特定目的。 《民法典》第五百一十条 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就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地点等内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
1、合同履行期限是指当事人在协商订立合同过程中约定履行合同的时间界限,是界定合同当事人是否按时履行合同义务或者迟延履行合同义务的客观标准。如果当事人没有在该履行期限内履行,则构成迟延履行而承担违约责任。 2、《法律依据》第五百一十一条【合同约定不明确时的履行】 当事人就有关合同内容约定不明确,依据前条规定仍不能确定的,适用下列规定: (一)质量要求不明确的,按照强制性国家标准履行;没有强制性国家标准的,按照推荐性国家标准履行;没有推荐性国家标准的,按照行业标准履行;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按照通常标准或者符合合同目的的特定标准履行。 (二)价款或者报酬不明确的,按照订立合同时履行地的市场价格履行;依法应当执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的,依照规定履行。 (三)履行地点不明确,给付货币的,在接受货币一方所在地履行;交付不动产的,在不动产所在地履行;其他标的,在履行义务一方所在地履行。 (四)履行期限不明确的,债务人可以随时履行,债权人也可以随时请求履行,但是应当给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 (五)履行方式不明确的,按照有利于实现合同目的的方式履行。 (六)履行费用的负担不明确的,由履行义务一方负担;因债权人原因增加的履行费用,由债权人负担。
合同履行期限是指债务人履行合同义务和债权人接受履行行为的时间。作为合同的主要条款,合同的履行期限一般应当在合同中予以约定,当事人应当在该履行期限内履行义务。如果当事人在该履行期限内未履行、未完全履行,则可能构成迟延履行、根本违约,进而承担违约责任。 合同中对于履行期限约定不明确的,根据《民法典》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双方当事人可以另行协议补充,如果协议补充不成的,应当根据合同的有关条款和交易习惯来确定。如果还无法确定的,债务人可以随时履行,债权人也可以随时要求履行,但应当给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这也是合同履行原则中诚实信用原则的体现。 所以,在订立合同时,当事人应注意约定合同义务的履行期限,或者在发现履行期限不明时,及时与对方协商沟通,签订补充协议。一是能够明确双方合同的权利义务,二是为了避免后期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纠纷。 《民法典》第五百一十条 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就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地点等内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21人已浏览
215人已浏览
117人已浏览
21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