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办理取保候审如经批准,三日内即可出来。由于办案机关在收到取保候审申请后三天内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只要办案机关同意,警方就会办理相关手续。取保...
一般是三年以上十年以下,建议委托律师办理会见,代为申请取保候审,及时了解案情进展,制定出对当事人有利的诉讼方案;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九十六条的规...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取保候审是我国刑事诉讼中的一种强制措施,人民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都有权作出《取保候审决定》。为了防止长期取保,既不结案,也不侦查、起诉、审理,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取保候审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一年。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 在人民法院二审期间,犯罪嫌疑人羁押期已经超过一审法院所判处的有期徒刑的,也适用取保候审。犯罪嫌疑人、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也可以为其申请取保候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在刑事诉讼中,在人民法院二审期间,犯罪嫌疑人拘留期限超过一审法院判处的有期徒刑的,也适用保释候审。嫌疑人、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也可以申请保释候审。保释候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刑事强制性措施。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对嫌疑人、被告人的保释候审不得超过12个月。
取保候审期限为12个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案件调查、起诉和审理。如发现不应追究刑事责任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应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725人已浏览
166人已浏览
454人已浏览
24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