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五条 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合同约定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是双方...
民间借贷利息规定:在计算利息时即按双方约定写明的利率计息,约定的利率可以高于银行的利率,但法律对上限进行了限制,超过限制以上的部分无效。上限...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先说借期利率。 借款人没有约定利息,贷款人要求支付利息的,法院不支持。 如果自然人之间的贷款利息协议不明确,贷款人主张利息法院不予支持。除自然人之间借款外,利息约定不明确的,债权人可以主张利息,利息由法院根据合同内容、当地或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报价利率等因素确定。 逾期利率未约定的,分情况讨论:贷款人可以参照当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标准计算的利息,主张借款人自逾期还款之日起承担逾期还款的违约责任;约定了借款期利率但没有约定逾期利率的,可以根据借款期利率主张逾期资金占用利息。
利率的约定是借贷双方达成协议的重要内容之一,很多民间借贷带有一种投资性质在里面,如果利率约定不清,则容易影响投资的效果和期望。《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合同法)二百一十一条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视为不支付利息。”但是,如果借款合同到期,借款人没有还款,那么从还款到期日开始计算,也可以要求借款人支付利息。所以,在订立借款合同时,明确利率是十分必要的。虽然我国法律允许民间借贷可以约定一定的利率,但是利率的约定一定要符合我国法律的规定,否则,一旦发生纠纷,出借方极有可能因此造成损失。关于利率的约定,我国法律已有较为明确的规定,如合同法第二百一十一条二款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约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限制借款利率的规定。”我国相关的司法解释也进一步明确上述规定,即民间借贷利率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我国法律虽然将民间借贷合同设定为合法的民事行为,双方当事人在借贷过程中本着自愿原则有高度的自治性,但是,一旦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上述规定的限度,我国法律对超出部分的利息将不予保护。
1、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2、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 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意思就是说借贷双方约定的年利率不能超过36%,超过部分无效;如果双方约定的利息在不超过24%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如果双方约定的年利率在24%至36%之间的,如果已经支付的利息,则不能要求返还。 以上是ask.com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民间借贷无约定利息的法律规定的内容,由此可知,根据《合同法》第211条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确的,视为不支付利息。如有其它疑问,欢迎向ask.com网站发布咨询。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29人已浏览
90人已浏览
126人已浏览
9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