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主体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2、是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3、标的合法。 借款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借款行为是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借款的目的...
具体有: 1、合同的基本条款要具备,尤其是交易的内容、履行方式和期限、违约责任要约定清楚。 2、查阅国家对该交易有无特别规定,目的在于确定双...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三)劳动合同期限; (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六)劳动报酬; (七)社会保险; (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对于借款合同,应当注意签定合同的主体应是合法有效的,在形式上应以书面合同,在内容上,应约定明确:借款的数额,借款的期限,还款的期限,利息计算的方式,违约金的约定要明确,是否有担保,合同终止的条件,提前终止合同的条件等,这些基本条款都应约定明确清楚.对于利息的约定,按现行的法律规定,利息的约定不能高于银行同期贷款利息的四倍,高出的不受法律保护.
在动笔之前。首先要大致列出合同交易的要点。其次,要根据起草合同的类型,假设可能发生的一些情况。第三,考察合同主体的相关情况,比如资金实力,支付能力、履行能力、情况等。第四,可以在电脑中或是在网络上搜索类似的合同。开始撰写合同,要明确合同名称,合同各方的名称,合同的主要目的等;尽量采用封闭型的写法,例如“三天之内”的表述显然好于“三天之后”;尽量使用结果性语言,例如“完成方案设计”的表述显然好于“进行方案设计”;以便于阅读和精确指代;前后指代要一致,统一表述,如前面称为“甲方乙方”,则后面也称之为“甲方乙方”;“包括”与“但不限于”并用,表述为:包括但不限于……,这样可以避免遗漏;多用主动语态,以便于理解和语言的精准,如“甲方有义务……”显然好于“……是甲方的义务”;避免相近的词语来回重复,造成误用和误解,如:如果合同中使用了“货物”,就不要出现“产品”、“货品”等词语;含义较多的词语,可以在合同中进行明确的定义,如“××在本合同中指××”;少用“及时”、“力争”等概括性的、不能明确的词语,如:“甲方应当在什么时间……”的表述显然好于“甲方力争在什么时间……”。合同的书写,看似是一份简单的工作,但其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有很多,如遇到不清楚的合同问题,建议及时咨询律师。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50人已浏览
170人已浏览
210人已浏览
19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