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违约责任的构成要件如下: (1)有违约行为,在合同履行中,合同的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条件的行为即为违约行为; ...
一般累犯的构成条件有以下几点: 1、犯罪分子所犯的前罪和后罪必须都是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包括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违约的构成条件债权人延迟或者称受领延迟,是指债权人对于以提供的给付,未为受领或者未为其他给付完成所必须的协力的事实。债权人迟延的构成,需具备以下要件: (1)债务内容的实现以债权人的受领或者其他协助为必要; (2)债务人依债务本旨提供了履行; (3)债权人受领拒绝或者受领不能。所谓拒绝受领,是指对于已提供的给付,债权人无理由地拒绝受领。
合同的根本违约是指合同一方约导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时,另一方可以解除合同的制度。建立基本违约制度的目的是鼓励交易,最大限度地实现合同的社会价值。否则,如果让当事人不顾违约是否造成严重后果,随意解除合同,不符合鼓励交易的原则,不利于稳定经济关系。构成根本违约的条件有:(一)必须有违约的事实,这是构成根本违约的前提。(2)违约的后果对受害者造成损害,这里的损害应广泛解释,涵盖商业利益损失、标的物损失、商业机会损失等各种情况。事实上,违约的后果必须剥夺一方有权按照合同规定期望的东西。这句话说明违约会造成相当严重的后果,剥夺当事人的重大合同利益。如何认定本质上剥夺的利益完全需要具体案例的具体分析。(3)违约方预测,同等资格、合理的人在同一情况下也预测会发生根本违约。也就是说,如果违约人或合理人在这种情况下无法预见违约的严重后果,就不构成根本违约,对不可预见的严重后果不负责任。
合同构成预期违约的条件是: 1、合同是依法订立的,并且约定了履行期限: 2、履行期限还未届满; 3、当事人明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00人已浏览
161人已浏览
411人已浏览
39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