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是行为人为追求某一犯罪目的而放任另一危害结果的发生。 2、是行为人为追求一个非犯罪目的而放任某种危害结果的发生。三,是在突发性犯罪中,行...
计职务犯罪与会计人员违反会计的行为是有区别的,会计人员的违法行为并不一定全部属于会计职务犯罪。因此,必须对会计职务犯罪进行准确的界定。 1....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以下情况下肇事逃逸会构成犯罪:肇事者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此时应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此有相关规定。
污蔑他人会构成犯罪的情形有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此时行为人会被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这是自诉案件。
计职务犯罪与会计人员违反会计的行为是有区别的,会计人员的违法行为并不一定全部属于会计职务犯罪。因此,必须对会计职务犯罪进行准确的界定。 1.犯罪主体的主观非法谋利,即故意谋求一定的经济利益。犯罪人的犯罪动机是为了谋取一定的经济利益,即在主观上以谋取非法物质利益为目的。这要区别于会计人员因业务不精或工作疏忽而导致的锚账、锚款行为。错账、错款没有故意贪污和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目的,只是会计违法行为,尚未构成会计犯罪。 2.犯罪金额超过一定的标准。会计人员违反法律的活动大都可以用数额给予衡量。因此,判定会计人员的某一非法活动是否构成会计职务犯罪,其所涉及的金额是一个重要标准。例如,金额在1万元以上或偷税金额占应纳税款的1O%以上,则是会计犯罪,反之,则是会计违法;金额在5干元以上的构成贪污罪,反之,则是一种会计违法行为。 3.产生一定经济损失或造成一定社会影响。根据会计职务犯罪危害后果的严重程度,将其分为严重的危害后果与非严重的危害后果。危害后果是判断会计人员的非法行为属于会计违法还是会计犯罪的又一标准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99人已浏览
98人已浏览
279人已浏览
15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