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受害者出院后,实施故意伤害的行为人还是需要对受害者进行赔偿的。在我国的故意伤害的案件处理中,对于实施故意伤害的行为人来说,此时是需要承担两种...
一般都是出院后才起诉的,因为此时治疗才终结,才可以去凭伤残等级,并确定最终赔偿数额。一般做伤残等级鉴定至少需要以下材料: 1.病历本及住院的...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受害人故意受损害,一般行为人不需要负责。因为法律规定损害是因受害人故意造成的,行为人不承担责任。 但是如果行为人也存在故意侵权行为;或者属于饲养动物侵权,而行为人未对动物采取安全措施造成受害人损害的,则行为人不能免责,只能适当减轻责任。
对于积极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并取得谅解的,综合考虑犯罪性质、赔偿数额、赔偿能力以及认罪、悔罪程度等情况,可以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下;积极赔偿但没有取得谅解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30%以下;尽管没有赔偿,但取得谅解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以下;其中抢劫、强奸等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犯罪的应从严掌握。
一、故意伤害应该赔偿项目: 1、医疗费。包括:诊疗费、医药费、住院费、其他(凭据给付,外地治疗有转诊单;) 2、误工费。受害人收入标准(天/月/年)×误工时间(有实际收入按实际收入,没有实际收入的按同行业中等标准); 3、住院伙食补助费。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出差伙食补助标准(元×住院天数); 4、护理费。(有收入按收入,无收入按误工标准×天数;最长不超过20年); 5、营养费。根据受害人伤残情况和医疗机构意见确定; 6、交通费、住宿费(需要记录并有凭证); 7、精神赔偿金 二、赔偿途径: 1、双方协商; 2、构成犯罪的,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但不支持精神赔偿。 3、单独提出民事诉讼。构成犯罪的,等刑事案件审判完毕提出民事诉讼。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74人已浏览
208人已浏览
256人已浏览
9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