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国家赔偿法》第19条第4款规定:“再审改判无罪的,作出原生效判决的人民法院为赔偿义务机关。”再审程序也叫审判监督程序,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
(1)维护法律的尊严。人民法院的判决和裁定发生法律效力之后,必须严格执行。判决、裁定的严肃性和稳定性必须维护。这对于维护法律在群众中的威信,...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目前我国的法律仅规定二审判决是生效判决,并没有明确具体的生效时间。那么在司法实践中,主要有三种观点: 1、二审判决作出之日生效; 2、二审判决宣判之日生效; 3、二审判决送达之日生效。那么,本案当中,湖北高院做出裁定,撤销了二审判决,依据的就是第三种观点,虽然也没有错,但由于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很容易引起纠纷。“应尽快出台司法解释,对二审判决何时生效做出明确的规定,以避免此类的争议。”
依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二审人民法院作出的判决、裁定,是终审的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这种生效的判决、裁定的法律效力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当事人不得再行上诉。第二审人民法院作出的判决书、裁定书是终审的判决、裁定,一经送达当事人后,立即生效,任何一方当事人均不得再提出上诉;如果当事人认为第二审判决或者裁定确有错误,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或者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但不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2)当事人不得再行起诉。第二审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是对当事人之间的实体权利义务关系的最终确认。至此,当事人双方之间的争议标的已经解决,任何一方当事人都不能再以同一争议标的,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3)强制执行。二审判决、裁定作出并送达后,立即发生法律效力。对于其中涉及财产给付内容的终审判决、裁定,当事人应当自觉履行判决、裁定所确定的义务。如果义务人无正当理由拒绝履行义务,权利人有权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人民法院也可以依法强制执行。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八条规定:判决和裁定在发生法律效力后执行。 下列判决和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 (一)已过法定期限没有上诉、抗诉的判决和裁定; (二)终审的判决和裁定; (三)最高人民法院核准的死刑的判决和高级人民法院核准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判决。 第二百四十九条规定:第一审人民法院判决被告人无罪、免除刑事处罚的,如果被告人在押,在宣判后应当立即释放。 第二百五十三条规定:罪犯被交付执行刑罚的时候,应当由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在判决生效后十日以内将有关的法律文书送达公安机关、监狱或者其他执行机关。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百二十九条: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拘役的罪犯,交付执行时在押的,第一审人民法院应当在判决、裁定生效后十日内,将判决书、裁定书、起诉书副本、自诉状复印件、执行通知书、结案登记表送达看守所,由公安机关将罪犯交付执行。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004人已浏览
834人已浏览
267人已浏览
99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