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适用简易程序的一审民事案件,立案阶段调解期限原则上不超过立案后10日;适用普通程序的一审民事案件,立案阶段调解期限原则上不超过20日,经双方...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申请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追诉时效也即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行使权利。若在法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之后,权利人行使请求权的,除债务人不行使诉讼时效抗辩权外,人民法院就不再予以保护。因此,权利人应当在诉讼时效内及时行使自己的权利维护自身的利益。 不同的民事纠纷民事诉讼追诉时效期间也不相同。 (1)普通3年诉讼时效。自权利人知道或应该知道权利受侵害之日起算。(《民法总则》(自2021年1月1日起废止)第188条) (2)1年诉讼时效。身体收到伤害要求赔偿的、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延付或拒付租金的、寄存财物被丢失或毁损的。(《民法通则》(自2021年1月1日起废止)第136条) (3)3年诉讼时效。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环境保护法》第42条) (4)4年诉讼时效。因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和技术进出口合同提出诉讼或仲裁的。(《合同法》(自2021年1月1日起废止)第129条) (5)最长诉讼时效。从权利受侵害之日起20年。(《民法通则》(自2021年1月1日起废止)第137条)
一审期限: 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6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法院批准。 审理期限指从立案的次日起至裁判宣告、调解书送达之日止的期间,但下列期间不计算在内: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全面深化人民法院改革的意见》提出的要求法院接到当事人提交的民事、行政起诉状时,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起诉,应当登记立案;对当场不能判定是否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接收起诉材料,并出具注明收到日期的书面凭证。需要补充必要相关材料的,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告知当事人。在补齐相关材料后,应当在七日内做出决定是否立案登记。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65人已浏览
620人已浏览
261人已浏览
22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