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一般来说,自然人的贷款只有借款人的签名,单位和自然人的贷款除借款人的签名外,还应当有单位的公章。当事人主张推翻书面借据的内容的,法官应当全面...
有证据效力,建议直接写借条。根据《关于审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相关规定:借款时,以发送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等形式达成的协议,同...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借款合同的法律效力主要涉及两个问题:一个是借款合同有效的条件,另一个是发生法律效力的时间。就前者而言又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借款合同的形式;二是借款。 1、就形式来说,借款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不过,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如果当事人另有约定的,也可以不采取书面形式。 2、就内容来说,借款合同的效力在于双方所确定的权利义务的合法性。 3、就借款合同的生效时间来讲,如果双方约定的,就自约定的时间起生效;但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则是自贷款人实际提供借款的时间起生效。
借款合同具备下列要件的,借款合同有效: 1、合同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 3、内容合法,遵守公序良俗; 4、不损害国家的、社会的、他人的合法权益。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第一百四十六条规定,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确认借款合同的效力如下:借款合同满足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合同意思表示真实、合同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合同不违背公序良俗等条件的为有效合同。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是自贷款人实际提供借款的时间起生效。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67人已浏览
195人已浏览
143人已浏览
15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