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根据我国刑法的有关规定,一方故意一方过失的不构成共同犯罪,共同犯罪要求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五条:共同犯罪是指...
过失犯罪不得建立共同犯罪。所有过失犯罪都不能建立共同犯罪。共同犯罪需要共同意图。过失犯罪不符合这一条件,因此过失犯罪不构成共同犯罪。...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二人犯罪不一定属于共同犯罪,如果属于共同过失犯罪,则不能认定为共同犯罪。《刑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两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按照犯罪分别处罚。《刑法》第二十六条规定,主犯是组织和领导犯罪集团开展犯罪活动或者在共同犯罪中发挥主要作用的。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是犯罪集团。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犯下的全部罪行处罚。第三款规定以外的主犯,应当按照其参与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刑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
根据我国刑法的有关规定,共同过失犯罪的不属于共同犯罪,共同犯罪要求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五条: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刑法第25条第2款明确规定:“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由于不存在共同过失犯罪,因此,也就无所谓主犯、从犯,对于几个过失行为人的过失行为共同导致他人死亡结果的,应查明各过失行为人的行为与死亡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并据此确定确应承担刑事责任的人各自的责任。确定各过失行为人的责任,必须遵循两条原则: 其一,部分责任则。因为各过失行为人的行为相互作用造成了他人死亡的结果,因此,不能要求某个过失行为人承担全部责任。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每个过失行为所承担的刑事责任之和,必须同所造成的他人死亡结果的刑事责任相对应,因此每个过失行为人只能承担造成他人死亡结果的部分责任。 其二,作用分担原则。从客观实际出发,各过失行为人在对他人死亡结果所起的作用上,不会是完全相同的。因此,必然存在对危害结果承担不同的刑事责任的问题,这也是罪刑相适应原则的要求。由于过失犯罪中不存在主犯、从犯问题,所以,认定各过失行为人作用谁大谁小就成了正确确定其刑事责任的关键。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42人已浏览
337人已浏览
101人已浏览
11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