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房屋拆迁安置补偿合同纠纷是民事案件。是《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第十五条规定的情形。只有拆迁单位与被拆迁人没有达成拆迁协议,没有签订拆迁安置补...
最高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2015年4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648次会议通过) 第十一条行政机...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需要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判断,如果是属于拆迁安置补偿合同纠纷,那么是属于民事案件,但如果是拆迁单位和被拆迁人没有签订补偿合同,而拆迁部门又进行拆迁,被拆迁人对决定不服从而向法院进行起诉,那么这是属于行政案件。
1.官民间的合同纠纷民事案件,不是行政案件。 2.案件的定性主要根据涉及的法律关系判断。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行为对当事人造成影响,这就涉及行政法律关系,是行政案件,可以通过行政救济途径解决。 3.如果行政机关或者行政人员作为以平等主体身份参与民事活动,那就涉及民事法律关系,发生纠纷就定性为民事案件。例如,某行政单位或者某与某公司签订买卖合同,购买一批办公用品,如果期间产生纠纷就属于买卖合同纠纷,是民事案件。
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合同纠纷按照如下方式来解决:1、拆迁人与被拆迁人或者拆迁人、被拆迁人与房屋承租人不能达成补偿安置协议的,经当事人申请,由房屋拆迁管理部门裁决。裁决应当在收到申请之日起30日内作出。当事人对裁决不服,可以自裁决书送达之日起3个月内向人民法院起诉。《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第16条的规定。①先裁后诉。行政裁决是解决纠纷的前置手段和必经程序。拆迁当事人发生纠纷,应先由房屋拆迁行政主管部门裁决,对行政裁决不服的才能请求司法救济。②裁决的结果是强制执行的依据。在裁决规定的期限内被拆迁人无正当理由拒绝搬迁的,无论是否提起诉讼,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责令强制拆迁,或由房屋管理部门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拆迁。③裁决的强制执行力不排除当事人的诉权。当事人对于房屋拆迁补偿安置的行政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有的按民事,有的按行政案件受理。2、拆迁中行政裁决的先行拆迁效力《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第17条规定,被拆迁人或者房屋承租人在裁决规定的期限内未搬迁,由房屋所在地的市、县人民政府责成有关部门强制拆迁,或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拆迁。先行拆迁必须符合下列条件:①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不先行拆迁将严重影响拆迁人的生产经营的。②被拆迁人或房屋承租人有搬迁或过渡的条件,提出申请的拆迁人已给予被拆迁人货币补偿或提供安置房或过渡期周转房,被拆迁人有房不搬,有屋可住的。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17人已浏览
852人已浏览
19人已浏览
2,05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