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上班路上交通事故的处理:一是员工上下班路上一定要保证不违反交通法规。如果上下班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要保护好交通事故现场(当然这里指的是轻微事故...
首先,要看是否是双方事故,是否有交通事故另一方当事人,如果有,那属于交通事故,第一,出了车祸,需要由交警部门出具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持交通认...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是否属于工伤,要根据交警部门的事故认定书判断。《工伤保险条例》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四)患职业病的;(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建议先申请工伤认定,经认定属于工伤的,可以获得工伤赔偿。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六款的规定,交通事故工伤包括以下情形: (1)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 因本人主要责任和全部责任的交通事故受到伤害的,即不属于工伤。另外,要满足下列条件: ①上下班的规定时间; ②上下班的必经路线; ③无本人责任或非本人责任; ④机动车事故。
不属于工伤。公司可以不赔偿,工伤,又称为产业伤害、职业伤害、工业伤害、工作伤害,是指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或者与职业活动有关的活动时所遭受的不良因素的伤害和职业病伤害。 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的规定,工伤主要有以下类型: 1.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这里,要理解和把握“事故”的本质是“意外的损失或灾祸”,有渐进性(比如慢性中毒、血吸虫感染等)和突发性(比如工架垮塌、高空坠物伤及等)两种,不可拘泥于突发性一种情况。 1.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1.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1.4患职业病的; 1.5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1.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 1.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 2.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2.2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2.3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10人已浏览
198人已浏览
190人已浏览
27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