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如果政府强制拆迁违法,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在此过程中,当事人需要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如果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当事...
民事纠纷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进行审判,以解决相关法律问题。起诉必须包含明确的被告、具体的诉讼要求和事实依据,并且需要属于受诉法...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代理民事案件可以按照以下标准收取手续费: (一)不涉及财产关系的案件,每件最高收取5000元的手续费。 (二)涉及财产关系的案件,按照民事案件中涉及财产关系的收费标准执行。如果争议标的额在10000元以下,每件最高收取1000元的手续费;如果争议标的额在10000元以上,除每件最高可收取2000元的手续费外,可以按照不高于下列规定标准分段收取: - 争议标的额在10001元至100000元之间,收费标准为5%; - 争议标的额在100001元至500000元之间,收费标准为4%; - 争议标的额在500001元至1000000元之间,收费标准为3%; - 争议标的额在1000001元至10000000元之间,收费标准为2%; - 争议标的额在10000001元以上的,收费标准为1%。 (三)代理刑事案件可以按照以下标准收取手续费: (1)侦查阶段:为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咨询、代理申诉和控告、申请取保候审,最高不超过3000元/件。 (2)审查起诉阶段:为刑事案件审查起诉,最高不超过3000元/件。 (3)一审案件:为刑事案件一审,最高不超过6000元/件。 (4)二审案件:为刑事案件二审,最高不超过6000元/件。 (四)代理各类诉讼案件的申诉可以按照以下标准收取手续费: (1)不涉及财产关系的案件,最高不超过5000元/件。 (2)涉及财产关系的案件,按照民事案件中涉及财产关系的收费标准执行。
有关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问题,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受理房屋拆迁、补偿、安置等案件问题的批复》的规定,拆迁人与被拆迁人达成协议后,一方或双方当事人反悔且未经行政机关裁决,仅就房屋补偿、安置等问题,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作为民事案件受理。拆迁补偿安置协议是约定拆迁当事人之间民事权利与义务关系的合同,依法成立的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协议或履行协议不符合约定的,按照民法典和民法典的规定,一方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对方当事人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有以下两种情形。第一种情况是,拆迁补偿安置协议订立后,被拆迁人或者房屋承租人在搬迁期限内拒绝搬迁的,搬迁期限届满后拆迁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第二种情况是,拆迁人与被拆迁人达成协议后,且拆迁当事人之间没有达成仲裁协议的,一方或双方当事人反悔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有关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问题,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拆迁人与被拆迁人或者拆迁人、被拆迁人与房屋承租人达不成拆迁补偿安置协议,都应当经当事人申请,先由同级拆迁管理部门裁决。只有经行政裁决后,当事人仍不满意的,方可提起行政诉讼。行政裁决是行政诉讼的前置程序。
在发生纠纷后,建议双方先进行协商处理。如果协商无法达成一致,可以通过起诉来寻求法律维权。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起诉方式包括书面起诉和口头起诉两种。对于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如果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则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在起诉前,必须满足以下条件: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且有明确的被告和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起诉时,原告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提出副本,被告人数也需要提出副本。起诉状应当记明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以及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23人已浏览
131人已浏览
42人已浏览
2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