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以下是对于诉讼时效刑事案件的相关解释 刑事案件没有诉讼时效。应当说刑事案件是追诉时效与民事案件的诉讼时效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法律概念,不可混淆。我们知道民事诉讼时效可以中止、中断和延长。而事诉没有中止、中断和延长的规定。在刑法理论上,时效一般分为追诉时效和行刑时效。追诉时效是指按照刑法规定,可以追究犯罪分子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犯罪分子的犯罪行为已经超过刑法规定的这个有效期限,就不再追究其刑事责任,如果超过时效而已经被追究了刑事责任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行刑时效即刑罚执行时效,是指按照法律的规定,对犯罪分子执行刑罚的有效期限;如果犯罪分子被判处的刑罚已经超过法律所规定的执行期限,那么所判决的刑罚不再执行。我国刑法没有规定行刑时效,只规定了追诉时效。所以说刑事诉讼没有"诉讼时效",法律定义叫"追诉时效".追诉时效是指犯罪人的犯罪行为经过一定的时间后,司法机关不再对其提起刑事诉讼。法律对追诉时效有四种规定:法定最高刑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经过5年;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经过10年;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经过15年;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20年。如果20年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但是,追诉时效的规定并不是说犯罪人只要躲避司法机关就会没事,法律规定,犯罪嫌疑人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时效限制。因此,在逃犯(逃避侦查或审判)是不受其限制的,仍然要追究刑事责任。
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间。
刑事犯罪诉讼时效并不像民事诉讼时间固定,刑事犯罪的诉讼时效可根据人民法院的量刑来决定有效的诉讼时间。根据《刑法》第87条的规定,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54人已浏览
1,839人已浏览
366人已浏览
16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