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贷款利率是借款合同双方当事人计算借款利息的主要依据,贷款利率条款是借款合同的主要条款。以银行等金融机构为出借人的借款合同的利率的确定,当事人...
一、借款合同的利息怎么确定在民间借贷合同的特性中,我们已经指出,民间借贷合同可以是有偿合同也可以是无偿合同。如果民间借贷合同为有偿合同,则其...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民间借贷是指公民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公民与其它组织之间的借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民间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规定: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的利率,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而人民银行公布的年利率为6%左右,也就是说民间借贷的利率不得超过年利率25%,超过部分不受法律保护。而司法实践中,民间借贷约定的利率大多数均超过了该规定,于是许多借款人故意欠钱不还,等着出借人起诉甚至主动要求出借人起诉,因为通过诉讼,他们所承担的利率就不能超过银行的四倍。这种恶意欠债并规避法律的行为不仅增加了当事人的讼费,也浪费了有效的司法资源。
(一)平台决定借款利率。这种模式下,平台按照预定标准设定利率。利率通常会因借款人的信用分数,期限及借款人的其他条件而有所差别。如前所述的某P2P平台主要分为机构担保标、实地认证标和信用认证标,其中实地认证标和机构担保标对于不同期限的借款,设置了不同的借款利率。数量最多的实地认证标明确规定18个月期的年利率为10.8%,24个月为11.4%,36个月为12.6%。(二)平台和借款人进行协商确定利率。这种协商利率的形成要素非常复杂,作为平台而言,为了吸引投资人,自然是希望项目给出的年化收益率越高越好,但对于借款主体而言,如果项目确实很好的话,往往不愿意给出更高的利率。这里就形成了一对矛盾,而且在目前网贷平台缺乏统一利率指导的情况下,这种利率产生过程本身非常不透明,普通投资人根本无从获知这些利率到底是怎样制定出来的。甚至有些平台自身已经进入到了项目里面,因此这种情况下制定出来的利率更加不具备公平性和透明性,有违互联网精神。(三)借款人自行确定利率。此外,还有一部分如某线上P2P平台的信用认证贷款,是用户自己来确定利率,根据借款人的资料审核,可能额度会有变化,但是申请的利率和期限都是由借款人自行确定。《人民币利率管理规定》第五条中国人民银行制定、调整以下利率:(一)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和再贴现利率;(二)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三)优惠贷款利率;(四)罚息利率;(五)同业存款利率;(六)利率浮动幅度;(七)其它;第六条金融机构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有关规定确定以下利率:(一)浮动利率;(二)内部资金往来利率;(三)同业拆借利率;(四)贴现利率和转贴现利率;(五)中国人民银行允许确定的其它利率。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第六条规定,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的利率。各地人民法院应根据实际情况具体掌握,但最高不得超过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包括利率本数)。若超出部分利息不予保护。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41人已浏览
21人已浏览
352人已浏览
5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