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在我国,确定刑事案件地区管辖的原则有两个:即犯罪地原则和被告人居住地原则。 但两者在地区管辖中的地位并不是并列的,而是以犯罪地作为确定地区管...
合同纠纷原则上由被告所在地或者合同履行地法院管辖,但双方也可以书面协议选择。法律规定:《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三条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涉外刑事诉讼的特殊原则具体如下: 1、主权原则 主权原则即追究外国人犯罪适用中国法律的原则,是涉外刑事诉讼程序的首要原则。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6条规定:“对于外国人犯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适用本法的规定。对于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犯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2、信守国际条约原则 即公安司法机关处理涉外刑事案件时,在适用我国刑事诉讼法的同时,还须兼顾我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根据条约的规定履行相应的义务。 具体就涉外刑事诉讼而言,通过国内法保证国际条约的遵行,通常有两种方法,一是将所承认的国际条约内容,通过国内立法程序专门制定为一部法律加以实施;二是在国内法中规定承认国际条约的条件和原则,凡是符合该规定的国际条约即自动变通为国内法而在境内实施。 3、诉讼权利同等原则 诉讼权利同等原则,指外国人在我国参与刑事诉讼,依法享有与我国公民同等的诉讼权利,承担同等的诉讼义务。 4、使用我国通用语言和文字进行诉讼的原则 使用本国通用语言文字进行诉讼,是各国立法通行做法,也是独立行使国家司法主权的重要体现,因而也是我国涉外刑事诉讼的指导原则。 5、指定或委托中国律师参加诉讼原则 律师制度是一国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只应在本国领域内适用,不应延伸于国外。-个主权国家也不允许外国司法制度在其领域内干涉它的司法事务,这也是主权原则的重要体现。所以一国的律师通常只能在其本国内执行律师职务。
刑事立案管辖的原则有: 1、符合法律规定的职能管辖和级别管辖; 2、有利于准确及时查明案件事实,保证案件质量; 3、合理分工,充分发挥各司法机关的职能作用和司法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便于诉讼参与人参与诉讼活动; 5、分工明确,相互合作,原则性灵活性相结合。
刑事管辖是指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和审判机关等在直接受理刑事案件上的权限划分以及审判机关系统内部在审理第一审刑事案件上的权限划分。立案管辖主要是根据下列因素划分的: 1、公安司法机关的性质与诉讼职能。我国公、检、法机关是刑事诉讼中的主要诉讼主体,但由于各自的性质和诉讼职能不同,划分管辖必须与之相适应。 2、刑事案件的性质、案情的轻重、复杂程度等。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790人已浏览
26人已浏览
21人已浏览
3,98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