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履行工商行政管理职责的部门对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查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由其他部门查处的,依照其规定。...
本法所称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是指经营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违反本法规定,扰乱市场竞争秩序,损害其他经营者或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的行为。 本法所称的...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准确把握新《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立法精神和主要内容,要抓住七个方面重点。一是新法完善了“不正当竞争行为”和“经营者”定义,要合理界定《反不正当竞争法》适用范围,加强对市场行为的规范。二是新法修订完善了关于仿冒、混淆行为的规定,要妥善处理不同类型的商业标识之间的权利冲突问题,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三是新法更加合理界定了“商业贿赂”行为,要继续开展商业贿赂查处工作,营造依法规范的营商环境。四是新法修订完善了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宣传、商业诋毁条款,增加禁止“组织虚假交易”的规定,要积极查处刷单炒信、删除差评等不正当宣传行为,维护诚信市场氛围。五是要加强商业秘密保护工作,促进创新发展。六是要针对互联网领域不正当竞争行为新情况,提高监管现代化水平。七是要完善程序规定,更加严谨规范地使用行政强制措施,实现打击违法与纠正教育相结合。
赔偿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同时,新反不正当竞争法+处罚量罚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可以根据情节单处或者并处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是为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鼓励和保护公平竞争,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制定本法。由1993年9月2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自1993年12月1日起施行。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691人已浏览
234人已浏览
448人已浏览
35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