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失踪的认定是由人民法院,法定期限是两年人民法院接到失踪申请后还要向社会公告3个月寻找失踪人,最后以判决方式宣告失踪凭失踪判决书,到失踪人户籍...
失踪人口的通报一般是24小时作为时间限制,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有可能危害人身安全,或者对方有可能受到侵害。儿童失踪或14岁以上未满18岁的妇女...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一般情况:成年人失踪超过二十四小时,失踪者的直系亲属可以持本人身份证件和失踪者的关系证明文件到当地派出所报案,并提供相关情况。 2、以下情形可以随时向公安机关报案:证据证明对方可能会有人身安全危险,或者说是对方可能会受到侵害的;失踪人员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或是智障人士的;发生事故导致人员失踪,事故发生的当事人随时随时向公安机关报案立案。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报案、控告、举报的形式及要求报案、控告、举报可以用书面或者口头提出。接受口头报案、控告、举报的工作人员,应当写成笔录,经宣读无误后,由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签名或者盖章。接受控告、举报的工作人员,应当向控告人、举报人说明诬告应负的法律责任。但是,只要不是捏造事实,伪造证据,即使控告、举报的事实有出入,甚至是错告的,也要和诬告严格加以区别。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应当保障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及其近亲属的安全。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如果不愿公开自己的姓名和报案、控告、举报的行为,应当为他保守秘密。
人失踪了可以随时报警,是否立案则需要看是否符合失踪立案的选特征与立案条件。 公安机关对失踪案立案须具有6个方面的显著特征:失踪现场有明显被侵害痕迹的;人与机动车同时失踪或携带大量财物失踪的;有证人证明失踪人员遭到侵害的;失踪人员失踪前与他人有重大矛盾纠纷的;未满14周岁失踪,超过48小时的;失踪原因不明、超过3个月未归的。
1、一般情况:成年人失踪24小时以上,失踪人员的直系亲属可以向当地派出所报告身份证明和失踪人员的关系证明,并提供相关信息。2、可以随时向公安机关报告:证据证明对方可能有人身安全风险,或者对方可能受到侵犯;失踪人员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或者智障人员;事故失踪,事故当事人随时向公安机关报告。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728人已浏览
24,868人已浏览
1,208人已浏览
18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