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职务犯罪概念在中外的研究上,在一些方面己形成共识,如,职务犯罪主体是指国家任命与委托从事公务的人员,虽然,各国有范围大小之分,但以从事国家管...
职务犯罪有两个基本的特点: 一是犯罪主体比较特殊,除了行贿罪、向单位行贿罪和介绍贿赂罪等少数犯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以外,绝大多数犯罪的主体是特...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目前在我国的职务分类中主要有:法定职务、事定职务、执行职务、管理职务、决策职务、临时职务、固定职务、领导职务、非领导职务等等,我国的职务分类大典中记载有:8大类,66个中类,413个小类,1838个职业。在职务这个名词中,所谓的“职”:就是职责、职权、职掌、这个职业就是“掌管”的意思。“务”呢,就是由职而产生的,所应承担的任务、事务、也就是具有一定的“职”,就要承担一定的事物,同时,根据职务的不同,相应地承担的责任也不同。职务犯罪的概念就是:指国家工作人员、企业工作人员或者其他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进行非法活动或者对工作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破坏国家对职务的管理职能,依照刑法应当受到处罚的行为的总称。
职务犯罪是,指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工作人员利用已有职权,贪污、贿赂、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破坏国家对公务活动的规章规范。职务犯罪是个类别,各个具体罪名的犯罪构成以及量刑并不一样。
1、犯罪嫌疑人多次作案,且潜伏期较长。如李某2003年被中保财产保险有限公司某县支公司聘任为专职保险员,其间,多次贪污、挪用资金20余万元,直至2010年案发,其作案时间也长达七年之久。 2、作案手段简单,明目张胆。对发案单位调查发现,保险公司一般要求保险业务员在收到续期保费之后的一周内将保费上交,由公司开具正式发票由其转交投保人。但对于投保人是否按时交纳续期保费,保险公司并不十分清楚,保险公司只有在到期后一年内仍未收到续期保费时,才将保险合同作失效处理。而作案的保险人员往往明目张胆地在这一年时间内连续挪用公款,用后一笔保费冲抵前一笔保费。更有甚者,挪用投保人续期保费超过一年,导致保险合同失效后,仍继续按期收取投保人交来的保费,占为己有。 3、涉案金额上升,携款潜逃增多。从近年来检察机关查处的保险行业职务犯罪案件来看,保险人员职务犯罪涉案金额明显呈上升趋势,且作案后携款潜逃现象有所增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88人已浏览
213人已浏览
3,386人已浏览
38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