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有关工资拖欠的法律条文有:《劳动合同法》第30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
依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照约定及时、足额的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若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报酬,拖欠劳动者工资的话,劳动者可以依据...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公司倒闭有剩余财产的将优先处理职工的社保和遣散生育保险如果公司已交纳过那公司即使倒闭也一样可以享受公司倒闭后只负责从剩余财产中支出职工的保险未结工资等不会再有什么产假工资哺乳期工资之类的
根据的规定,如果破产了,也就是你说的倒闭了,那么要成立清算组,进行,也就是公司的一些固定资产之类的,变卖折合现金,这部分钱优先对员工拖欠的工资进行支付,然后才是偿还公司所欠的债务。所以像你说的,如果公司要倒闭了,那么会优先以固定资产之类的变卖折合的价金对员工工资进行支付的,除非公司倒闭了以后清算出来的钱都没有,那么员工才会拿不到拖欠的工资,这种情况很少见的,一般都能给点。
经济纠纷,又称经济争议,是指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以经济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纠纷。经济纠纷有两大类:一是经济合同纠纷。如买卖合同纠纷,借款,承揽合同纠纷,合同纠纷、技术合同纠纷等;一是经济侵权纠纷。如知识产权(如专利权、)纠纷、所有权侵权纠纷、经营权侵权纠纷等。在市场经济中,合同是平等的市场主体间确立交易关系,共同实施交易行为,追求和实现经济目的的法定和普遍的形式,因此,合同纠纷是经济纠纷的主要部分。经济纠纷的成因产生经济纠纷的原因很多,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结合我国经济活动的情况,产生经济纠纷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1、进行经济活动的依据不规范。市场主体在进行经济活动时,其依据不规范是引起经济纠纷的主要原因。君子合同随处可见,导致经济合同履行过程无章可循,从而产生纠纷;2、在进行经济活动中,不严守规则,有些经济法律关系主体不严格依法办事,根据自己的利益,故意不履行合同或订立假合同,因而产生纠纷;3、有关部门的行政干预,而导致经济纠纷。经济纠纷的特点1、纠纷主体的特定化;2、纠纷内容的多样化;3、纠纷所属范畴民事化;4、解决方式多样化。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60人已浏览
201人已浏览
223人已浏览
33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