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一般被拘留。因对生活不满和政府怨恨,在网上发表评论,无端指责和诋毁政府,属于寻衅滋事行为。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
1、诋毁国家,一般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2、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3、情节严重的,构成...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会构成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本罪在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2、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3、犯本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这里所谓“告诉的才处理”,是指犯诽谤罪,被害人告发的,法院才受理,否则不受理。
根据我国有关法律的规定,公民和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以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和法人的名誉。 如员工以不实言论诋毁诽谤公司,则公司有权要求以侵犯名誉权为由要求员工承担责任。 因此,公司可以通过民事诉讼要求法院责令员工停止侵权、恢复名誉、消除影响、道歉,并可以要求员工诋毁造成的经济损失。 作为被侵权人,调查取证和委托代理人的合理费用是被侵权人为制止侵权而支付的合理费用; 属于被侵权人财产损失范畴的,由侵权人赔偿。侵权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无法确定的,由法院酌情确定赔偿金额。
1、该行为属于侵犯他人名誉权的行为,情节严重的,构成侮辱罪。被侵权人具体可以向公安机关说明诋毁的具体内容,被诋毁导致自己受到的不良后果,侵权人的具体情况等内容,要求公安机关予以处理。 2、法律依据《民法典》 第九百九十条人格权是民事主体享有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权利。除前款规定的人格权外,自然人享有基于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产生的其他人格权益。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950人已浏览
848人已浏览
140人已浏览
1,61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