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一、合同欺诈怎么认定1、欺诈人的欺诈故意。欺诈故意是指行为人具有故意欺诈他人的意思,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使被欺诈人陷入错误认识,并且希望...
欺诈合同属于可撤销的合同。一方以欺诈手段或者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欺诈签订的合同属于可撤销合同,撤销后合同自始无效。 根据《民法典》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以欺诈手段订立的合同的效力,分两种情况处理: 1、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无效; 2、损害其他人的利益的,合同可变更或可撤销,受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变更或者撤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欺诈订立的合同属于可撤销合同,撤销权人有权撤销,被撤销的合同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当事人行使撤销权的期限为一年。根据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87人已浏览
263人已浏览
231人已浏览
21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